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对比.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对比
张传泽
(罗定市人民医院 527200)
【摘要】目的 观察对比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在治疗阑尾炎上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阑尾炎患者123例进行研究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61例患者行传统的开腹手术切除,而观察组的62例患者则行腹腔镜手术切除,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一般手术指标差异,并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①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lt;0.05);②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7%,而并发症发生率则为9.68%,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1.97%、21.31%,其差异也具显著性(Plt;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应用于阑尾炎的治疗中,不但可以显著改善手术指标,提高临床疗效,并且还具有较高的手术安全性,其价值更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阑尾炎 效果对比
【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9-0272-02
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多数病人的白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计数有增高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而对于本病的治疗,抗生素等药物治疗一般难以奏效,所以其主要的治疗方法还是手术切除。传统的开腹手术因其并发症发生率高,手术创伤大而无法满足医学以及人们对治疗方法和效果的更高需求。然而,随着微创技术及医疗器械的飞速发展,腹腔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术的治疗中。因此,本文将对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在治疗阑尾炎上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并且临床资料完整的阑尾炎患者共12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经B超或CT检查,并进行病理活检确诊为本病患者[1]。观察组的62例患者中,男41例,女21例,年龄介于29-65岁,平均年龄(41.6plusmn;5.5)岁,病程介于 19-49h,平均病程(23.6plusmn;6.2)h,其中,急性阑尾炎27例,穿孔性阑尾炎22例,化脓性阑尾炎13例;而对照组的61例患者中,男40例,女21例,年龄介于31-68岁,平均年龄(42.1plusmn;4.9)岁,病程介于 15-47h,平均病程(22.9plusmn;5.9)h,其中,急性阑尾炎26例,穿孔性阑尾炎23例,化脓性阑尾炎12例。可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患病情况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的开腹切除术,在进行全身麻醉后,从右下腹切口进入腹腔,待切除阑尾后关闭腹腔,并进行常规的抗感染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行腹腔镜手术切除,麻醉后在脐上缘做切口做气腹,置入腹腔镜,探查阑尾,吸取阑尾化脓脓液或渗出液后,套扎阑尾并切除取出,而常规抗感染治疗与对照组相似[2]。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一般手术指标差异,并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1.3 疗效判断
本研究对两种手术方法临床疗效的评定可分为以下三个等级:①显效。治疗一个月后,患者的右下腹疼痛等症状显著缓解,并且已无恶心、呕吐等现象;②有效。治疗三个月后,患者的右下腹疼痛等症状有所改善,并且也无恶心、呕吐等现象;③无效。治疗三个月后,患者的右下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无改善,甚至有所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xplusmn;S)形式表示,而计数资料采用chi;2检验,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若Plt;0.05,则表示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一般手术指标变化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lt;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的一般手术指标变化对比
3 讨论
阑尾炎是指阑尾由于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为外科常见病,临床上常有转移性右下腹部疼痛、体温升高、呕吐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等症状。其预后往往取决于是否能及时诊断和治疗。早期诊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