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食品工艺学》练习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食品工艺学》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软饮料 ; 2. 果味型碳酸饮料;3. 原糖浆;4. 调味糖浆;5. 碳酸化;6. 果肉饮料;
7. 混合果肉饮料;8. 果蔬汁饮料;9. 乳饮料;10. 配制型含乳饮料;11. 发酵型含乳饮料;
12. 植物蛋白饮料;13. 茶饮料;14. 固体饮料;14. 固体饮料;15. 酪蛋白;16.酸乳;
17. 异常乳;18. 乳粉;19.乳清;20.配制乳粉;21.灭菌纯牛乳;22.酸奶发酵剂;23. 纯酸牛乳;24. 乳清蛋白;25.牛乳的滴定酸度;26.巴氏杀菌乳;27. 纯酸脱脂牛乳;28.灭菌脱脂纯牛乳;29.肉的保水性;30.肉的腌制;31.香肠;32.酱卤肉制品;33腊肉;34.腌腊肉制品;35.肉的烟熏;36.肉的浸出物;37. 全脂生豆粉;38. 大豆浓缩蛋白;39. 大豆分离蛋白;40. 烫漂;41. 果蔬气调贮藏;42. 果蔬的速冻加工;43. 果蔬的干制;43. 果蔬真空冷冻升华干燥;43. 果蔬的腌制;44. 焙烤食品;45. 中种发酵法;46. 湿面筋;47. 面包陈化;48. 面团醒发;49. 酶促褐变;50. 糖果
二、填空题
1. 按软饮料的加工工艺,可以将其分为采集型、提取型、配制型、和发酵型四类。
2.天然水中的杂质主要包括悬浮物、溶解物质、胶体物质三部分。
3. 水的硬度分为总硬度、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
4. 总硬度是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之和。
5. 水处理中最常用的混凝剂是铝盐和铁盐。
6. 离子交换膜按透过性能分为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
7.目前常用的阳离子交换膜为季胺基型,阴离子交换膜为磺酸基型。
8. 按所带功能基团的性质,一般将离子交换树脂分为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两类。
9.常用的水消毒的方法有氯消毒、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消毒。
10. 可乐型汽水使用的着色剂是焦糖,酸味剂主要是磷酸。
11.我国将含乳饮料分为配制型含乳饮料和发酵型含乳饮料二类。
12.乳成分中受其它因素影响变化最大的是乳脂肪,其次为乳蛋白质,不易变化的为乳糖和灰分。
13.速溶乳粉加工的两个特殊工艺是附聚和喷涂卵磷脂。
14.全脂牛乳进行均质处理时,常需控制温度和压力两个条件。
15.乳清的主要成分是水 、乳清蛋白、乳糖、无机盐和水溶性维生素。
16.制备母发酵剂培养基所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灭菌或间歇三次灭菌。
17.正常牛乳的酸度为16-18 oT,密度(20℃)为1.028-1.032。
18.脱脂乳加酸或凝乳酶处理可得到凝块和乳清2部分。
19.脱脂速溶乳粉一般采用再润湿法(二段法)方法加工,全脂速溶乳粉一般采用直通法(一段法)方法加工。
20.乳房炎乳的氯糖值升高,酪蛋白值降低。
21.加工巴氏杀菌乳时,当原料乳脂肪不足时要添加稀奶油或分离脱脂乳。
22. 加工巴氏杀菌乳是时,当原料乳脂肪过高时要添加脱脂乳或分离稀奶油。
23. 当使用75%的酒精判断牛乳的新鲜度时,若呈阴性,则说明牛乳的酸度低于16 oT,牛乳的酸度与牛乳的热稳定性和新鲜度有关。
24. 酸奶发酵剂按其制备过程分类,可将其分为乳酸菌纯培养物 、母发酵剂、中间发酵剂和生产发酵剂 。
25.按加工方法不同可将香肠分为鲜香肠、熏煮香肠、发酵香肠、粉肠和其他类香肠。
26.肉屠宰后经历僵直、成熟和腐败三个阶段的变化。
27.肌肉组织中和肉色有关的蛋白质是肌红蛋白,含量最多的蛋白质是胶原蛋白,最重要的蛋白质是肌球蛋白。
28.PSE肉的特征是苍白、松软和渗水。
29.肌纤维有肌膜、肌浆、肌原纤维和肌核组成。
30.按加工方法不同可将腌腊肉制品分为咸肉(或腌肉)、腊肉、酱肉、风干四种。
31.成熟肉的主要特征是嫩度改善(或肌肉变软)、保水性升高和风味增加(或改善)。
32.放血良好的肉的颜色决定于肌红蛋白的含量和变化状态。
33.DFD肉的特征是质硬、干燥和色深。
34.现代肉品加工所指的肉是肌肉组织的骨骼肌,肌肉组织的基本构造单位是肌纤维。
35. 传统豆制品按其工艺特点可以划分为发酵和非发酵豆制品。
36. 传统的豆腐凝固剂是盐卤和石膏。
37. 造成果蔬制品败坏的原因有主要可以归结为有害微生物败坏、化学败坏、物理败坏三方面。
38. 果蔬的变色主要与叶绿素变色、酶促褐变和非酶褐变有关。
39. 果蔬涂膜保鲜的方法有浸涂、刷涂和喷涂。
40. 果蔬干制中除去的主要是游离水和大部分胶体结合水。
41. 果蔬人工干制可分为常规的热力干燥、油炸脱水、微波干燥和远红外干燥等。
42. 果蔬腌制过程中有益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有乳酸发酵、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三类。
43. 果蔬取汁的方式有压榨取汁和浸提取汁。
44. 果蔬浸提取汁的方法可以采用一次浸提法和多次逆流浸泡法。
45. 粗滤的方式主要有筛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