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0~9的加减法——认识减法》(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2024).docx
《第二单元0~9的加减法——认识减法》(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2024)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0~9的加减法——认识减法》(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2024)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第二单元0~9的加减法》中的“认识减法”。主要涵盖以下内容:
1.减法的定义和含义;
2.减法算式的组成,包括被减数、减数和差;
3.减法算式的读法;
4.减法算式的书写;
5.0~9之间数的减法运算;
6.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培养学生的减法运算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感:通过认识减法,培养学生对数的敏感性和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能力。
2.逻辑思维:通过减法运算的学习,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3.数学运算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学生0~9之间数的减法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4.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发现减法运算的规律,增强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5.数学应用:将减法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减法的概念和减法算式的组成。
2.减法运算的基本步骤和规则。
3.减法运算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难点:
1.理解减法的实际含义,特别是在具体物品的减少过程中。
2.准确书写和计算减法算式,特别是对0的减法运算。
3.将减法运算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进行问题解决。
解决办法:
1.通过实物操作和直观演示,让学生在具体的物品减少过程中感受减法的含义。
2.采用游戏化教学,设计有趣的练习,帮助学生熟悉减法算式的书写和计算过程。
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减法,增强理解和应用能力。
4.对减法运算中的特殊情况进行针对性讲解和练习,如0的减法运算规则。
5.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难点。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多媒体投影仪、电脑、数学教具(如计数棒、小物品等)。
2.软件资源:数学教学软件、PPT演示文稿。
3.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
4.信息化资源:电子教案、在线教学视频。
5.教学手段:实物演示、互动游戏、小组讨论、练习题。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班级微信群,发布包含减法概念和算式组成的电子预习资料。
-设计预习问题:设计如“减法与加法有何不同?”等预习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减法的本质。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微信群收集学生的预习笔记,监控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阅读电子资料,理解减法的基本概念。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思考,记录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和问题提交至微信群。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微信群进行资源分享和进度监控。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物品减少的动画,引出减法课题。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减法算式的组成,举例说明减法的实际应用。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减法运算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减法。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听讲,对减法算式组成进行思考。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参与减法运算游戏,实践减法运算。
-提问与讨论:学生提出疑问,与同学讨论减法的应用。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讲解减法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
-实践活动法: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减法。
-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包含实际情境中的减法问题的作业。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相关数学故事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减法概念。
-反馈作业情况:批改作业,针对学生的错误给予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巩固减法知识。
-拓展学习:观看数学故事视频,拓展对减法的理解。
-反思总结:学生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总结学习过程,提升自我认知。
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在于学生对减法的理解以及减法算式的书写和计算。通过以上教学实施过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减法的基本概念,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减法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拓展与延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