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路教学大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频电路(专业限选课)
High-Frequeucy Circuits 以下部分标题填写用黑体五号字体,具体填写内容字体为宋体五号) 【课程编号】XZ26141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分数】3 【编写日期】2010.4.18 【学时数】62=44+6+12(实验课时)实验大纲另外列 【先修课程】模拟电子电路、电路原理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一、教学目的、任务
目的与任务: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高频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高频电路方法,本课程任务是使学生学会的集总参数为限的高频小信号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正弦振荡器、调制和解调以及混频导电路的组成,弄懂其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学会工程上的分析方法,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掌握上述各高频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
2.熟悉掌握各高频电路常见的单元电路。
3.掌握部分高频集成电路组成取代分立元件高频电路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2 + 10 + 10 + 5 + 5 + 9 + 9 = 50) 总论(或绪论、概论等) 2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
无线电系统组成,无线电信号特性概述。
教学要求:
了解无线电系统的组成方框图以了解课程结构,初步了解无线电信号的频谱特性、传播特性和调制特性。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第一章 高频电路基础 10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
1、高频电路中的元器件(有源元件和无源元件)。
2、高频电路中的基本电路(振荡回路,传输线变压器,集中滤波器,衰减与匹配器)。
教学要求:
掌握无源元件和有源元件在高频中的特有性质,熟练掌握LC回路的特性,接入系数在各种电路中的具体计算,掌握传输线变压器的原理,集中滤波器的特性。
其它教学环节:1习题
第二章 高频谐振放大器 10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1、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工作原理性能分析稳定性)。
2、高频功放(工作特性、状态分析、外部特性)。
3、功放的高频效应
4、实际线路(馈电、匹配举例)。
教学要求:
掌握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特性,功放图解分析,尤其理解外部特性对功放的影响。
其它教学环节:1
第三章 正弦振荡器 5学时
主要内容:
1、起振条件。
2、LC振荡器(三点式振荡器组成原则,变形改组型振荡器)。
3、频率稳定性。
4、石英晶体振荡器(串联型、并联型)。
教学要求:
掌握三点式振荡器的元件作用分析,频率计算特别是变形三点式的分析计算,了解影响频率稳定性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其它教学环节:1
第四章 频谱的线性搬移电路 5 学时
主要内容:
1、理解非线性电路分析方法。
2、具体电路(二极管、差分对、三极管)。
教学要求:
掌握二极管、差分对及三极管频谱搬移电路的原理。
其它教学环节:
1学时习题
第五章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 9 学时
主要内容:
1、调制信号分析与调制电路。
2、解调方法及电路(包络检波和同步检波)。
3、混频电路及干扰。
教学要求:
掌握调制电路中的二极管电路,差分对电路和解调电路中的包络检波、同步检波的原理和电路分析,掌握混频原理,了解混频中的干扰和排除方法。
其它教学环节:1学时 习题
第六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 9 学时
主要内容:
1、信号的时域与频域分析。
2、调频调相的区别及实现方法。
3、调频电路分析(直接和间接调频)。
4、鉴频方法及各种电路(相位、比例、乘积、斜率等鉴频电路)
教学要求:
掌握调频调相波时域特性,掌握调频中的常用电路(变容二极管和移相法)和常用鉴频电路(乘积法和斜率法)。
其它教学环节:1学时习题课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
重点:谐振放大器,三点式振荡电路的分析及求解,振幅及角度调制及解调的原理和电路组成及分析。通过具体例题的详细分析,求解。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以及元器件的作用。
难点:传输线变压器的分析与应用,调频信号频域分析。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考试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高频电子线路》,曾兴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参考书:
1、《高频电子线路》,张肃文,陆兆熊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1993年
2、《高频电路》,沈伟慈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
3、《通信电路原理》,董在望编,高等教育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