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第二课时.doc

发布:2017-01-11约2.1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 2钠与氯气的性质 ——氯气的性质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氯气单质及次氯酸的性质,了解相关实验现象,并能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漂白粉剂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氯气单质及次氯酸的性质。 生活中漂白剂及漂白粉的用法。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课程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上一课时通过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程序学习了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今天我们再来研究一下非金属氯气的相关问题。 学生自主探究:阅读课本第13-17页内容,自主讨论完成下列内容。 1.观察外观(图1-2-7)→氯气的物理性质: 2.预测氯气的化学性质:用分类法氯气属于 ,初中学习过氧气和氢气,氯气的性质应与 (氧气或氢气)相似。 3.实验观察: ⑴与氢气反应(图1-2-9):方程式: 现象: ⑵与金属反应: (图1-2-8)氯气和铁:方程式: ,现象: (图1-2-10)氯气和铜:方程式: ,现象: 由以上推测:氯气和钠:方程式: ,现象: ⑶与水反应(图1-2-10):方程式: ⑷与碱反应: 氯气与氢氧化钠:方程式: 氯气与氢氧化钙:方程式: 推测氯气还能发生何种反应: 4.结论(比较法):氯气与 性质相似,但在点燃条件下,氧气只能把铁元素氧化成 价,但是氯气却把铁元素直接氧化成了 价,所以氯气的氧化性比氧气 (强或弱)。 探究实验: 1.介绍性了解: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所需仪器药品/反应原理?) 2.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⑴取一只盛满氯气的集气瓶,观察氯气的颜色:用手轻轻地在瓶口煽动,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近鼻孔,闻氯气的气味。 ⑵取一只盛满氯气的试管,将其倒扣在水槽中,用手轻轻摇动试管,观察现象。 氯气的化学性质。 ⑴与氢气反应:Cl2+H2 = 2HCl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产生原因 在空气中点燃氢气,然后把导管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 问题1:氯气还能与其它非金属单质反应吗? ⑵与金属单质反应。 ①3Cl2+2Fe = 2FeCl3 ②Cl2+Cu = CuCl2 ③Cl2+2Na = 2NaCl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用坩埚钳夹注一束铁丝,在酒精灯上灼热后立刻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然后把少量的蒸馏水注入集气瓶里,用玻片盖住瓶口,振荡观察现象。 ②在通风柜中,用坩埚钳夹注一束铜丝,灼热后立刻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然后把少量的蒸馏水注入集气瓶里,用玻片盖住瓶口,振荡观察现象。 ③通过前两项实验预测氯气与钠反应的现象及加水之后溶液的颜色。 问题2:一般氯气都能将金属单质氧化成何种价态? ⑶氯气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干燥的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红纸条的集气瓶盛和有湿润红纸条的集气瓶,观察现象。 注意强调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 ⑷氯气与碱反应→漂白粉剂的制法。 Cl2+2NaOH=NaCl+NaClO+H2O 2Cl2+2Ga(OH) 2=2GaCl2+2Ga(ClO) 2+2H2O 问题3:实验室制取氯气时用什么做尾气吸收液?为什么? 教师总结订正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并补充: ⑸氯气与某些盐反应:Cl2+2FeCl2=2FeCl3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学生练习:课本第18页练习与活动习题2。 学生自我小结反思:氯气的性质。 作业:了解漂白粉与漂白剂的相关问题。/练习书写相关方程式。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导入:首先解决上节课的作业问题(默写方程式)。 学生自主探究: 漂白剂 漂白粉 制法 主要成分 有效成分 漂白原理 问题1 :84消毒液对水稀释? 问题2:84消毒液擦到家具上后为何要等一段时间再用清水洗? 问题3:84消毒液久置为何会失效? 问题4:用自来水养鱼为何要将自来水现在太阳下晒会儿再倒到鱼缸中? 问题5:次氯酸和碳酸谁酸性强?为什么? 教师总结并要求学生根据以上问题总结:次氯酸的性质。 次氯 弱酸性:比碳酸还弱。 酸的 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漂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