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化学新课标一轮总复习课件:7-第1讲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点 考 突 破 金属活动顺序与金属冶炼方法的关系 金属的活 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金属原子 失电子能力 强―→弱 金属离子 得电子能力 弱―→强 主要冶 炼方法 电解法 热还原法 热分 解法 物理 方法 2.铝热反应 (1)原理:高温下铝将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还原出来。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3)实验现象 ①镁条剧烈燃烧,放出一定的热量,使氧化铁粉末和铝粉在较高温度下发生剧烈的反应。 ②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强光。 ③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 ④待熔融物冷却后,除去外层熔渣,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落下的是铁珠。 变式训练 1.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下列关于金属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金的性质与其组成金属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B.工业上金属Mg、Al都是用电解熔融氯化物制得的 C.金属冶炼的本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 D.越活泼的金属越难冶炼 [答案]B [解析]合金的物理性质如熔沸点与其组成金属不同,A正确。工业上金属Al是用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得的,B错。金属越活泼,其阳离子得电子能力越弱,越难冶炼,D正确。 3.金属锂是密度最小的金属,等质量的金属,锂能释放出更多的电子,故常用来制造高能量电池。已知锂的金属性介于钠和镁之间,则下列能冶炼出金属锂的方法是( ) A.电解法 B.热还原法 C.热分解法 D.铝热法 [答案]A [解析]可以根据金属活动性与金属冶炼方法之间的联系,锂的金属性介于钠和镁之间,应该与钠、镁的冶炼方法相同,即电解法。 淡化方法 原理 蒸馏法 将海水加热至105 ℃蒸发汽化,然后蒸汽冷凝而得到蒸馏水 电渗析法 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水中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在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使水中的一部分离子转移到另一部分水中而达到除盐目的 离子交换法 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除去海水中的阴、阳离子得到去离子水的方法 [例2]海水是镁的主要来源之一。从海水中提取镁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把贝壳制成石灰乳;②向引入的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沉降、洗涤、过滤沉淀物;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干燥;④电解得到产物。 (1)以上提取镁的全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下列关于提取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取自大海 B.进行①②③步骤的目的是富集MgCl2 C.可用电解熔融氧化镁的方法制取镁 D.电解冶炼金属要消耗大量电能 4.从海水可获得的在常温下为液体的单质是( ) A.Mg B.K C.Br2 D.I2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海洋中的元素及物质存在的状态,海水中除含H、O两种元素外,还含有Cl、Na、K、Ca、Mg、S、C、F、B、Br、Sr等元素,显然可制取所要求的4种单质,其中只有Br2单质为液体,故本题答案为C。 5.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 A.氯、溴、碘 B.钠、镁、铝 C.烧碱、氢气 D.食盐、淡水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不发生化学变化的只有D项。食盐提取利用蒸发,淡水获得利用蒸馏,两者均为物理变化。Na、Mg、Al、Cl2、Br2、I2、烧碱、H2获取,用到置换或电解等化学方法。 请你参与分析讨论: ①图中仪器B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整套实验装置中仪器连接均不能用橡胶塞和橡胶管,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要达到提纯溴的目的,操作中如何控制关键条件:________。 ④C中液体产物颜色为________,为除去该产物中仍残留的少量Cl2,可向其中加入NaBr溶液,充分反应后,再进行的分离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进入导航 高三总复习·人教版?化学 进入导航 高三总复习·人教版?化学 本章知识虽然简单,但是属于高考必考点,成为高考引导考生关注生产、生活和社会的最好切入点。主要考查内容有: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化工生产中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的方法和意义。试题的类型以选择题为主,也会穿插在非选择题填空中。试题的素材多是环境保护方面的热点问题,考查学生对“绿色化学”的理解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污染问题的能力。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往往与科技前沿问题相结合,突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密切联系,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