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张新华——浅谈农村小学低段学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doc

发布:2018-12-30约7.66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浅谈农村小学低段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乌市第118小学,张新华,830019) 【内容摘要】 农村小学学生受到生活环境、父母教育理念等的影响,孩子们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中有很多不容乐观的问题出现,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分析了其原因,并且结合在课题研究中的点滴做法谈一谈有关低段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一些策略,将农村小学低段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我们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农村小学 低段学生 良好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也就是说,从小培养怎样的习惯,成人后就会形成怎样的品性。近代教育家叶圣陶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养成性教育,去形成一种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伴随人的一生,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做人或处世,它都以一种无比顽强的姿态干预着你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从而主宰人生。毫不夸张地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 经调查,我校的学生家长多来自于各地打工人员,部分为芦草沟乡本村居民,家长的整体素质不高,一部分不识字,文盲或小学文化的占多数,他们大多忙于生计,即使闲暇时也愿聚在一起打麻将、玩扑克等。家长们的教育理念就是“老师,他要不听话,你就打,孩子交给你了,我们没有文化,管他也不听,你就看着办吧!”这样的放任自流型的教育观念让老师们感受到了教育的艰难。家长们认为只要孩子只要有学校上,有老师管教就足够了,更谈不上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教育,至此,孩子们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就突显出来,同时农村小学的学生的行为问题也凸显问题之所在,面对农村小学的家庭教育现状,学校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尤其是低段孩子的习惯培养更加重要。 一、农村小学低段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现状。 1、放任自流,无人问津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班主任,特别是低段学生的班主任,我深深感受到学生的习惯都还未养成,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无论是学习、卫生、礼仪还是生活等都如杂草一丛,无人管理,任期发展。农村家长们只顾家庭个人生计,孩子不出事就是头等大事,有时甚至连温饱也没有人过问。在这样的情景下,作为班主任的我,除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外,经常还要应对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班级常规工作,时常让自己忙得身心疲惫、心力交瘁。 2、不良的行为习惯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卫生习惯较差。由于大多数孩子来自农民工家庭,父母忙于生计,加上很多家里条件较差,他们不注意个人卫生,也不爱讲究卫生,校服脏乱,手脚不洗,不爱洗澡换衣等等让我校低段学生的个人卫生情况很是糟糕。二是礼仪交往习惯缺乏。孩子往往表现出说话粗俗,带有成人口头禅,称呼老师等没有礼貌用语,入学以前知道基本的礼仪常识的学生少之又少,整体呈现学生粗鲁不文明的现象。三是学习习惯不好。身为农民工的父母不能为孩子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家庭辅导时间得不到保障;缺乏智力投资,课外书籍买得很少,或者买了内容也不适合小学生。加之学生年龄小,学习被动,无人陪同或监督,作业就马虎、应付、拖拉。四是有爱告状的坏习惯。学生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向老师告状。经常告状的背后往往是学生遇到事情就只想到求助于外力、不愿自己想办法解决的现状,若长此以往,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得不到培养。 二、不良的行为习惯现状的形成原因。 在我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通过问卷、调研总结出我校学生之所以出现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家长的认识、教育方式以及自身素质的影响。我校的家长,特别是低段孩子的家长,大多数是农民工,他们自身的素质不高,不文明的语言和不良习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部分家长误以为老师是神仙,能化腐朽为神奇,将所有的教育责任都推给学校、推给老师,而将自己的责任忘得一干二净,对孩子只注重物质上的满足。对待孩子犯错,不少家长非打即骂,打过骂过后也不讲清打骂的原因。 二是重智育轻品行习惯的倾向严重。家长更加重视学生书本知识的获得,家长们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孩子考了多少分,在他们与老师少得不能再少的沟通交流中,说得最多的也是学习,从没有家长主动与老师沟通过孩子在待人接物、孝敬长辈、体贴父母等方面的表现和出现的问题。 三是家庭与学校的教育步调不一,不能形成合力。不一致的教育让学生无所适从,难以养成良好的习惯。学校里老师的教育和家长的现身说法往往背道而驰。如老师说要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但是到家里孩子们不管三七二十一,黑乎乎的小手抓起馒头就往嘴里塞;学校里老师教育要勤奋学习,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但是回到家不是做饭就是照顾弟妹,父母对待学习一概不闻不问;学校里老师说要团结同学,要宽容礼让,但家长却告诉孩子:哪个打你一下,你就打他两下,甚至有家长因为孩子之间的小矛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