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班级后进生的转化策略.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小学数学后进生教育的有效策略
[内容摘要]后进生在每一个班级每门学科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尤其在数学学科中,学生的后进面更大,因为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的抽象性的学科,学生学好小学数学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本人站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四条对小学数学后进生教育的有效策略:激发兴趣,培养后进生健康的学习心态;指导学法,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谐氛围,克服后进生学习心理障碍;注重评价,促使后进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小学数学 后进生 有效 策略 兴趣
随着课改的实施,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力图用活教材,教活学生,让课堂充满灵性,但课堂中出现的优生与后进生互相迁制,尤其是后进生在学习上出现间歇的或连续“跟不上”现象,我们常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无力感。因此,如何大面积提高数学后进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成绩,成了数学教师工作的重头戏。总结以往的实践与经验,本人认为以下四条有效策略在教育后进生的过 程中起到良好的效果。
一、 激发兴趣,培养后进生健康的学习心态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但目前两极分化的现象仍然存在。许多学生学习意志薄弱,学习兴趣不浓,而成为学生群体中的后进生。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数学学科要取得良好的效果,要求教师有渊博的知识,结合数学科的特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以情趣导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兴趣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是最清晰,思维活动是最积极最有效,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数学教师,我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就“后进生”的转化和提高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1、引导动手操作,诱发求知欲望
动手能力就是实际操作能力。俗话说:“手是脑的老师,”“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后进生大多存在识记能力差或懒于识记。在课堂上适当加入动手操作,不仅能提高后进生接受知识的效率,更能激发后进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毫米的认识”时,为了弄清厘米、分米、毫米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实际测量中的运用,我让学生拿出米尺,在米尺上指出1毫米,1厘米,1分米,再仔细观察米尺,从而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让他们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和宽,课桌的长和宽,以及手指的长等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在操作的过程中,后进生获得新知识的时间短,又学得愉快自然,而且掌握得牢固。更何况后进生本身注意力集中时间就不长,而且他们也不喜欢长时间坐如钟,在课堂中加入实际操作也是提供他们合法活动的空间与时间,让他们觉得课堂不再是“牢笼”。
2、设计多样化练习,促使积极参与
要把知识变为技能,需要反复练习。单调重复的练习,学生会产生厌烦情绪,注意力不集中,有时白白浪费时间。所以在组织课堂练习时,我注意设计练习形式的多样化,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不断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注意力持久。
比如在教学组织“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就设计了多样化的练习。具体操作如下:先出示图画题,让学生判断,是对是错,用手势表示;然后,请学生在练习纸上写出合适的分数;最后还设计了用长方形纸或正方形纸折出并涂出你心中的分数。再如,在教学“倍”的认识后,我们就可以玩一个拍手游戏,也可以是听录音敲鼓等等,让学生在课堂上也能享受玩的乐趣,从而调节学习气氛,增强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练习效果。
3、组织趣味性游戏,激发学习热情
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容易为一些新奇刺激的事物所吸引。在教学中如果组织学生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来学习数学知识,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注意力长时间地稳定在学习上来,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常采用的游戏有,评选优秀邮递员,夺红星,争当数学小医生,摘苹果,龟兔赛跑,开火车,接力赛等。我制作了各种动物头饰,做游戏时让学生戴在头上。无论是一个头饰,还是一张卡通画,都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兴趣盎然,争先恐后的参与。当然,在游戏中,我们要遵循后进生优先的原则,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乐与参与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4、鼓励帮扶结对,感受合作乐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对于后进生我们更需要绞尽脑汁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由于后进生底子薄,接受慢,如果光凭我们教师一对一辅导,恐怕我们老师没有那么多的精力,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发掘优生的作用,让他们和后进生手牵手,结成对子,共同进步。但是,如果光是让优生去管制后进生,教后进生,后进生难免会有抵触情绪。我采用的方法是让后进生找优生结对,有困难找优生,让优生告诉解决方法,然后双方互出类似习题,互相批改,期间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找老师帮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