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2017学 年 度 第 二 学 期
电 子 备 课 本
学校: 小 学
学科: 数 学
班级: 五(1)
教师:
职称:
学历:
教龄:
教 学 计 划
1、班级学生智能情况分析:
两班共有学生86人。在经过了四年半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大多数学生上课大胆发言,学习效率较高;少数学生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作业马虎。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首先要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二要对少数差生注意个别指导。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其次,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最佳学习的动态,争创优异成绩。
2、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用活新教材,深入开发例题资源,充分挖掘问题资源,合理利用习题资源。 2.紧密结合现实环境,努力创设现实情境,认真组织数学活动,使学生体验和理解数学。 3.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开展观察、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愿意并学会合作。 4.优化教学策略,采取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好数学。 5.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积极性。 6.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尊重学生,留给他们充分的思考空间。建立探索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 ?? 8.介绍课外数学知识与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9.每堂课设计分层教学目标,较难的问题让优等生回答,以开发他们的智力。课后设计选做题,让优等生做,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10.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3、全册教学目标分析: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材下册共安排了八个单元,分四个领域编排教学内容。“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5个单元,包括“简易方程”、“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图形与几何”领域安排了一个单元,即第六单元“圆”。本单元教学圆的知识,主要有圆的形状特征、圆的周长与面积。 “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了1个单元,即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综合与实践”领域一共安排了2次活动,包括:“蒜叶的生长”和“球的反弹高度”。第八单元是本册教材的“整理与复习”。此外,修订后的教材删除了《找规律》单元内容,增设探索“积与积的奇偶性“规律的专题活动。
知识技能方面:
(1)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初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概念的扩展,理解运算的意义,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经历探索两个数(指非0自然数,下同)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及其求法的过程,进一步引发认识自然数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愿望。(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认识圆的特征,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进一步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的经验,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看懂常见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初步掌握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
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识等式、方程,探索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其价值,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2)在认识公倍数、公因数,以及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过程中,能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合乎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进行观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