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点线面之间位置关系.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0.点、线、面之间位置关系
白塔高级中学 殷章华 朱加祝
一、填空题:
1.设是两条不同直线,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在下列条件,:①是内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且;②内有不共线的三点到的距离都相等;③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④是两条异面直线,,且.其中不能判定平面的条件是 ② .
2.设是两条不同直线,是两个不同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
,则;②若,则;③若,则或;④若则.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①③④_.
3.空间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四边上的中点,则直线EG和FH的位置关系___相交__.
4.若一个锥体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若截面面积是底面积的,则锥体被截面截得的一
个小棱锥与原棱锥体积之比为 1∶8 .
5.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底面各边都相等,M是PC上的一动点,当点M满足时,平面MBD⊥平面PCD.
6.已知正的边长为,那么的平面直观图的面积为.
7.长方体中ABCD-A1B1C1D1中,AB=8,BC=6,在线段BD,A1C1上各有一点P、Q,在PQ上有一点M,且PM=MQ,则M点的轨迹图形的面积为 24 .
8.三个平面两两垂直,它们的交线交于一点O,P到三个面的距离分别为3、4、5,则OP的长为(5).
9.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在侧面BCC1B1及其边界上运动,并且总保持AP⊥BD1,则动点P的轨迹是(线段B1C).
10.在棱长为a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是AA1的中点,则A1到平面MBD的距离为(a).
11.已知正四面体ABCD的表面积为S,其四个面的中心分别为E、F、G、H.设四面体EFGH的表面积为T,则 等于( ).
12.一个与球心距离为1的平面截球所得的圆面面积为,则球的表面积为.
[解析]:∵一个与球心距离为1的平面截球所得的圆面面积为,
∴截面圆的半径为1,故球的半径为,
∴球的表面积为4
13.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将该正方
体沿对角面切成两块,再将这两块拼接成一个不是
正方体的四棱柱,那么所得四棱柱的全面积为.
[解析]:新四棱柱的表面是四个正方形,与两个矩形
(长为,宽为1)故全面积为
14.三个的正方形都被连接两条邻边的中点的直线分成A,B
两片,如图,把这六片粘在一个正六边形的外面,然后折成多面体,则这
个多面体的体积为 1864 .
[解析]将几何体补成一个棱长为12的正方体,几何体的体积为正方体
体积的一半,为.
二、解答题:
15.如图,已知平面,且是垂足,试判断直线与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答:与垂直,证明略.
变式1、如图已知平面,且
是垂足.
(Ⅰ)求证:平面;
(Ⅱ)若,试判断平面与平面的
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Ⅰ)因为,所以.同理.
又,故平面.
(Ⅱ)设与平面的交点为,连结、.因为平面,
所以,所以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又,所以,即.
在平面四边形中,,
所以.故平面平面.
16.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H分别为棱BC、CC1、C1D1、AA1的中点,O为AC与BD的交点(如图),求证:(1)EG∥平面BB1D1D;(2)平面BDF∥平面B1D1H;(3)A1O⊥平面BDF;(4)平面BDF⊥平面AA1C.
解析:(1)欲证EG∥平面BB1D1D,须在平面BB1D1D内找一条
与EG平行的直线,构造辅助平面BEGO’及辅助直线BO’,
显然BO’即是.
(2)按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思路,在平面B1D1H内寻找B1D1和O’H两条关键的相交直线,转化为证明:B1D1∥平面BDF,O’H∥平面BDF.
(3)为证A1O⊥平面BDF,由三垂线定理,易得BD⊥A1O,再寻A1O垂直于平面BDF内的另一条直线.猜想A1O⊥OF.借助于正方体棱长及有关线段的关系计算得:A1O2+OF2=A1F2A1O⊥OF.
(4)∵ CC1⊥平面AC, ∴CC1⊥BD,又BD⊥AC, ∴ BD⊥平面AA1C, 又BD 平面BDF,∴平面BDF⊥平面AA1C.
17.如图.已知E、F分别是正方体的棱和棱的中点.
(Ⅰ)试判断四边形的形状;
(Ⅱ)求证:平面平面.
解(Ⅰ)如图3-2,取的中点M,连结,.
∵M、F分别是和的中点,
∴,在正方体中,有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又、分别是、的中点,∴,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故.∴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又≌,∴,故四边形为菱形.
(Ⅱ)连结,,.∵四边形为菱形,∴.
在正方体中,有,∴平面.
又平面,∴.又,∴平面.
又平面,故平面平面
18. 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1⊥BC1,AB=CC1=a,BC=b.
(1)设E、F分别为AB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