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东南西北》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东南西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本内容是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第三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东南西北》,这是学生在掌握了用上、下、左、右、前、后等简单的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方位的。本课的教学内容新,而且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趣味性和可操作性都比较强。
学生分析:学生虽已掌握了简单的方位描述,但毕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而言还是比较陌生的,加上平时的应用不多,所以要准确辨认是较有难度的。教师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探究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交流并获取知识,体会数学的现实性,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作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2)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2.情感目标:
(1)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
(2)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的活动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结合教学,渗透“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反思]准确估计学生的起点,实事求是地做好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的拟订,从知识到能力,到思维,到情感,立体丰满,折射出设计者教育观念、育人意识的自觉性。
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让学生清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关系。
难点:掌握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正确地辨认方向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多想象。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动画课件,并布置学生课前收集以方向命名的地方名。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认识方位
1.用电脑显示简化的会城镇布局图,问:我镇有四个居民区是以所处的方向而命名的,小朋友们能把它们找出来?
当学生回答后,电脑闪动四个居民区并连成指向标。
北园
西园 东门
南园
2.师:其实不但我们会城以方向的不同给地区命名,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一种比较通用的命名方法。
问: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的名字是与方向有关的呢?
学生回答后选两例电脑显示:
a:(电脑显示北京地图,闪动三环路,再出现指向标)首都把整条的环市路按方向的不同分为东三环路、南三环路、西三环路、北三环路。
北三环路
西三环路 东三环路
南三环路
b.电脑显示中国地图,闪动黄河沿岸的几个省份: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山西省,并连成指向标。
河北省
山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3.师:由一个城镇的地方命名,到一个国家及全球各地区的名字都会以所处的位置和方向进行命名,小朋友继续多搜集有关的资料与同学们分享。
电脑同时显示刚才的三个指向标。
[反思] 从学生熟知的地图出发,创设现实背景,逐层递进:本地区的城镇分布图→首都布局图→全国省份分布图,让学生体会无论在地方较小的城镇,还是地方较大的国家,甚至全世界,人们都喜欢以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命名一些地方名字,从而让学生初步的认识到“位置与方向”这一数学知识是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的。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真正被激发。如此获得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才有可能真正被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二、展开探讨,感受方位
1.找规律辨方向
(1)???????????????
a.创设情境:(电脑显示画面)
小红帽第一次独自到离家不远的小树林里参加好朋友的生日会。
大家玩得很开心,天黑了,北斗星已挂在天空了,小红帽才想起要回家。可她不知道怎么走,只记得妈妈说过她们住在小树林的南面。小朋友能帮帮她吗?
b.顺势引导学生观察电脑显示,分小组讨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指向标上排列次序的规律。
[反思]创设的生动情境,美丽的动画吸引着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找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指向标上排列次序的规律,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辨方向
a.出示课件1:
东
南
师:现在有两只小动物迷路了,你们能帮它们找一下方向吗?
b.出示课件2:
北
师:这幅图只告诉你北方,你能指出轿车、轮船和飞机分别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