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技术课程标准 -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仪器分析技术》课程标准
二○一二年七月 修订
课程代码 10130 学时 50 适用专业 药学等药品类专业 学分 2.5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执笔者 鲁正熹 张威 教研室 化学药物化学 课程组 分析及药物分析技术
一、课程性质
《仪器分析技术》是我院高职高专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分析技术等药品类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课程内容为借助专门的仪器去测量物质的理化性质,从而确定待测物的性质和含量,主要运用的技术有电化学分析技术、光学分析技术、色谱分析技术及各方法的联用等。通过本课程学习和训练,能运用仪器分析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药物质量检验的实际任务,为有关课程学习及未来职业岗位奠定一定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1.按照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教学设计原则,通过对药品类专业的药物质量检验、质量控制等职业岗位的调查分析,学生需具有完成按照质量标准对样品进行理化分析,能够正确记录、计算、判定检验数据,能出具检验报告和对常用药用分析仪器设备进行基本维护与保养等实践性较强工作任务的能力,同时能独自处理一些分析检测过程中出现的相关事务和突发事件。因此,本课程注重实践教学的作用,以此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
2.在具体课程教学设计中,以职业标准为依据,融合药师执业资格考试、国家卫生职业技术资格药士(师)考试大纲要求,以药物质量检验岗位需求为目标,以药物质量检验工作中的实际分析过程为导向,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为出发点,设置与企业岗位中分析过程相一致的学习情境,“教、学、做”一致,构建教学内容。
3.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课程实施突出技能训练为特点,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仪器分析实训》教材建设及使用,以技能训练为主线,实施常用电分析技术、常用光分析技术、常用色谱分析技术和综合实训等模块化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熟悉各类仪器使用的具体方法、操作规范和基本流程,培养学生从事药物质量检验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服务技能。
三、课程学习目标
(一)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仪器分析技术的前期课程有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药用物理和高等数学等,这些课程的学习为仪器分析技术提供了物质化学结构、化学性质、基础分析方法和涉及仪器原理的物理、数学等知识。仪器分析技术的后期课程有药物分析技术、药物制剂技术和天然药物化学等专业技能模块课程,仪器分析技术为这些课程提供了必备的理论和技能基础,例如,药物分析技术需使用仪器分析的技术和方法来分析和检验药物;药物制剂技术中溶出度测定等制剂分析需要使用仪器分析的方法;天然药物化学的结构鉴定需要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仪器分析知识。因此,仪器分析技术是药学专业(群)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课程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有关仪器的结构,如仪器组成、重要部件、简单工作过程;
熟悉典型药物检测的分析条件及样品处理技术知识;
熟悉仪器分析的灵敏、快速、准确的特点和具有广泛应用性的特点;
了解各方法对样品的要求与样品的处理;
了解各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及局限性。
2.技能目标
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能熟练操作药用分析仪器用检验药物质量;
能对药用分析仪器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
能合理采集数据和分析数据。
3.态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
具有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树立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
养成分析工作整洁、有序、珍惜仪器设备的良好实验习惯;
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四、课程学习内容设计与学时分配
课程学习内容设计与学时分配表
序号 项目 任务 工作或学习内容及教学要求 教学活动设计 学时 1 一、常用电分析技术
常用注射液pH测定
技术 掌握pH计的结构与组成,熟悉直接电位法测定溶液pH的原理和方法;了解电化学分析法中常用电极及其在溶液分析中的应用;了解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的概念;
会组装pH计,能用pH计测量常见药液pH。
活动一、仪器展示与简介
活动二、小组讨论(Ⅰ)仪器作用与功能
活动三、多媒体授课,仪器原理介绍
活动四、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训
活动五:小组讨论(Ⅱ)实训心得总结
活动六:实训报告
活动七:课后自学、开放实训 4 2 一、常用电分析技术
盐酸普鲁卡因含量测定 掌握永停滴定仪的结构与组成,熟悉永停滴定法的原理和应用;
了解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
会组装永停滴定仪,会运用永停滴定仪测量有关药品的含量。 活动一:仪器展示与简介
活动二:小组讨论(Ⅰ)仪器作用与功能
活动三:多媒体授课,仪器原理介绍
活动四: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训
活动五:小组讨论(Ⅱ)实训心得总结
活动六:实训报告
活动七:课后自学、开放实训 4 3 二、药用常用光分析技术 制川乌含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