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配气机构要点解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定位:轴向定位装置。 2、挺柱 功用:推力传给气门或推杆,侧向力传给机体。 工作条件:受推力、侧压力作用,有惯性力。 要求:承压面大、质量轻。 材料:镍铬合金、冷激合金铸铁。 安装:挺柱中心线相对于凸轮侧面的对称线偏移1-3mm,使其工作表面磨损均匀。 (3)滚轮式:底面是滚轮,改善磨损,减小侧压力。 结构特点: (1)筒式:上面凹腔与推杆球面接触,推杆作小幅度摆动,适用于顶置气门式配气机构(质量小)。 (2)菌式:实心体,适用于侧置气门式配气机构。 3、推杆 功用:将从凸轮轴经过挺柱传来的推力传给摇臂,并将挺柱的运动传给摇臂。 工作条件:高速往复运动。 要求:质量小。 材料:硬铝、钢。 分类:实心推杆、硬铝棒、钢管。 结构:上端头为凹球形,下端为球形。 工艺:上下端淬火。 4、摇臂 功用:双臂杠杆作用,一则改变推杆力方向,从而使气门运动方向不同于推杆运动方向;二则在较小的凸轮升程下增大了气门升程。 要求:刚度大(机构刚度的一部分),质量轻(自身质量的1/3作为机构往复惯性质量),两端工作表面耐磨(镀铬)。 材料及工艺: 45号钢模锻或铸铁、铸钢精铸而成;摩擦表面淬火。 结构: (1)靠气门一边的臂较长ab,以减小往复惯性力。 (2)短臂端装有调整螺钉、锁紧螺母。 (3)长臂末端为圆柱面。 (4)摇臂中心孔压有青铜衬套。 (5)厚度方向呈“工字形”截面,钻有润滑油道。 润滑: 摇臂轴→摇臂衬套→摇臂两端的摩擦面。 配气定时 ★为进气充分排气干净,进、排气门都提前开启,迟后关闭。 进气过程: 进气提前角,进气迟后角。 排气过程: 排气提前角,排气迟后角。 气门重叠角: 工程机械发动机构造 第四章 配气机构 功用:按工作循环和发火次序的要求,定时充气、排废气、封闭气缸。 评价气缸内换气过程好坏的指标:充气效率?? ?? =(每循环实际进气量/大气环境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新气质量?)?100% ??愈大,新鲜可燃混合气进入气缸的数量愈多,着火时放热量愈大,输出功率愈大。 ??一般在80 %~90 %。 要求: (1)足够高的充气效率; (2)工作可靠,寿命长 ; (3)配气相位准确 (4)气门机构有良好的高速动力特性(传动链不飞脱、不反跳、不提前落座) (5)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 第一节 气门式配气机构的组成及布置形式 (一)按气门的布置形式分: 1)顶置气门式 2)侧置气门式... (二)按凸轮轴的布置位置分: 1)下置凸轮轴式 2)顶置凸轮轴式... (三)按凸轮轴的传动方式分: 1)齿轮传动式 2)链条传动式 3)齿形皮带传动式... 1)二气门(传统一进一排) 2)多气门(四气门为主) 1、组成:由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组成 2、分类: (四)按每缸气门数目分: 侧置气门式和顶置气门式 下置凸轮轴式和顶置凸轮轴式 齿轮传动式和齿形皮带传动式 二气门式和多气门式(四气门为主) 第一节 气门式配气机构的组成及布置形式 一、侧置式(侧置气门式气门机构) 结构特点:燃烧室延伸至气缸直径以外,气门布置在气缸体一侧,气门头部朝上,没有摇臂、推杆,下置式凸轮轴,齿轮传动。 工作原理和传动路线: 曲轴→正时齿轮→凸轮轴→挺柱→气门。 优点: 结构简单,曲轴到气门距离近,方便齿轮传动,气门间隙调整方便。 缺点: (1)Vc大,压缩比小,功率↓,经济性↓; (2)气道拐弯多,进、排气阻力大,充气效率ηv小,功率↓。 用途:小型汽油机 二、顶置气门式气门机构 3、优缺点:凸轮轴靠近曲轴,便于齿轮驱动;但凸轮离气门远,气门传动机构复杂,零件多,机构刚性差,动力特性差,难以适应高速化。 结构特点:气门布置在气缸盖上,气 门头部朝下。 优点:气道平滑,充气效率高;燃烧室 紧凑,压缩比高。经济性、动力性好。 缺点:气门离曲轴远,传动机构复杂。 (一)下置式凸轮轴 1、结构特点:凸轮轴布置在曲轴侧面,有挺柱、推杆、大摇臂。 2、工作原理:正时齿轮副带动凸轮轴转动,凸轮桃尖顶起挺柱、推杆、大摇臂的一端(调整螺钉),绕摇臂轴转动,另一端(长)镀铬面推动气门克服弹簧预紧力使气门开启… (二) 凸轮轴下置式: 传动路线: 曲轴→正时齿轮→凸轮轴→挺柱→推杆→摇臂→气门 特点: (1)曲轴——凸轮轴间传动简单; (2)凸轮轴——气门,传动件多,质量大,惯性力大,气门弹簧负荷大; (3)适用于转速不很高的汽油机和大多数柴油机。 顶置式气门 (二) 上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