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金融中介机构要点解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第四章 金融中介机构 本章重点了解和掌握: ①现代市场经济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②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改革完善与具体构成; 第一节 银行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前资本主义制度下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银行是指经营存款、放款、汇兑等业务,充当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金融机构。 1、货币经营业是银行的先驱 2、货币经营业转化为具有高利贷性质的近代银行 1171年成立的威尼斯银行是历史上第一家公立银行。 在我国,明朝末年出现的山西票号以及后来的钱庄、银号等都属于这类金融机构。 这一时期,银行的特点是: 放款利率很高,具有高利贷性质,并且很不稳定。 二、资本主义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一)资本主义银行产生的途径 1、高利贷性质的旧银行转化为资本主义银行。 2、根据资本主义原则组织的股份制银行,这是资本主义银行的主要形式。 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是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它的建立标志着资本主义银行体系的开始。 1845年,英国人在中国开办了第一家新式银行——丽如银行,1848年改为东方银行。 1897年5月27日,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成立。 二、银行的集中与垄断 (一)银行集中与垄断的原因 1.大企业需要大银行 2.大银行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银行集中垄断的表现 1.银行的家数在减少 2.大银行的分支机构迅速增加 3.银行资产集中于少数大银行 4.银行垄断形式多样化 * 三、银行的职能与作用 (一)信用中介 (二)支付中介 (三)信用创造 (四)金融服务 (五)调节经济 四、银行的地位 (一)银行是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分配中心 (二)银行是国民经济的信息中心 (三)银行是资金调剂中心 * 第二节 非银行金融机构 金融中介机构按资金来源划分,可以分为:存款性金融机构和非存款性金融机构。 一、存款性金融机构 是指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吸收各类存款的金融机构。主要有商业银行、储蓄机构、信用合作社。 (一)储蓄机构 其资金运用大部分是用于投资,贷款对象是其存款客户。 * (二)信用合作社 是由某些具有共同利益的人们自愿组织起来的,具有互助性质的会员组织,是一种有会员集资联合组成的合作金融组织。 城市信用合作社和农村信用合作社 资金来源:会员存款和会员缴纳的股金,少量非会员存款。 资金运用:对会员提供短期贷款、消费贷款和票据贴现,证券投资 目前,城市信用社已改组为城市合作银行。 一些农村信用社也改组为农村合作银行。 * 农村信用社贷款结构图 二、非存款性金融机构 (一)保险公司 1.保险公司的特点及产生背景 保险是以社会互助的形式,对因各种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补偿的方式。专门经营保险业务的金融机构就是保险公司。 资金来源:保费。 类型:人寿保险公司,财产和灾害保险公司 * * 非银行金融机构 保险公司:经营保险业务的经济组织,是以吸收保险费的形式建立起保险基金,用于补偿投保人在保险责任范围内发生的经济损失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其经营是建立在科学分析和专业化操作基础上的,经营的基本原则是大数法则和概率论所确定的原则,投保人越多,承保范围越大,风险就越分散,这样才能做到保险保障范围的扩大和保险公司自身经营的稳定和扩张。保险公司业务经营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展业、承保和理赔三个主要环节。保险的一般分类:财产保险、人身保险 、责任保险 、信用保证保险。 * 证券公司 (1)经营类证券公司:证券承销商、证券经纪商和证券自营商 。 (2)证券投资咨询服务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和证券评级机构 。 (3)证券结算登记公司。 (4)证券金融公司或称证券融资公司 * 信托公司 以受托人身份经营信托及投资业务的金融企业。信托公司经营的业务可大体分为货币信托和非货币信托两类。 信托的主要特点:财产所有权发生转移(信托一经有效成立,信托财产即从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的自有财产中分离出来,而成为一独立运作的财产。) ;信托资产的收益归信托关系中的受益人 ;信托根据资产营运的实际盈亏状况分配收益和返还本金 。 * 投资银行 投资性金融机构的类型:证券经营机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证券结算登记机构、证券金融公司、投资基金以及与证券业务相关的各类事务所等。 投资银行的定义:从事证券承销、证券交易、公司并购或资产重组、项目融资、风险投资、基金管理、投资顾问等多种业务的投资性金融机构。其基本特征是综合经营资本市场业务。 美国著名金融投资专家、花旗集团执行董事罗伯特·库恩(Robert Kuhun)依业务经营范围大小给出四个层次的不同定义。范围大小依次为:全部金融业务、部分或全部资本市场业务、除去基金管理和风险投资等外的资本市场业务、只从事证券承销和交易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