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章 公共行政监督演示课件.ppt

发布:2019-02-17约1.43万字共14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七)公民监督 公民监督的依据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参与中的知情权。 西方各国的公民权利大体包括自由权、平等权、参政权、民主监督权、权利保障权,这是公民监督的法律依据。 知情权也称了解权,广义指寻求、接受和传递信息的自由,狭义指获取官方信息的权利。 精选编制 自美国记者肯特·库柏将知情权作为新闻自由的内涵之一提出后,知情权被世界各国许多学者广泛理解为一项重要的民主权利。 当代西方国家的公民监督,一般都是在公民的政治参与过程中完成的,如参加选举活动、参加某一政治会议和集会、组织政治讨论等。 精选编制 如美国,各州及地方政府成立了许多由离职的政府官员和社会名流牵头组织的民间团体。大都实行会员制,活动经费来源于会员缴纳的会费和社会赞助。 他们通过会员收集公众对政府的意见,或去议会游说,或游行,或是将掌握的情况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披露,以揭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失职、渎职行为。 精选编制 第三节 中国行政监督体制及完善 一、中国目前的行政监督体制 在我国,根据行政监督主体是否属于行政机关,可以将行政监督体制划分为内部监督体制与外部监督体制。 精选编制 (一)内部监督体制 我国的内部监督体制有一般监督与专门监督两种形式。 1、一般监督 一般监督是各行政机关之间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以及相互之间进行的监督。包括层级监督、职能监督、主管监督、行政复议等类型。 精选编制 (1)层级监督 层级监督是基于隶属关系,由上级对下级或下级对上级进行的监督。 如国务院对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国务院的监督。 精选编制 上级对下级的监督是由行政机关的组织性质和它们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决定的,领导本身就包含着监督。 下级对上级的监督是与我国行政管理民主化的要求相适应。 精选编制 (2)职能监督 职能监督是政府一些职能部门就其所主管的工作在其职权范围内对其他部门实施的监督。 职能不同的行政机关之间虽然没有隶属关系,但有权在自己的管理领域对相关的部门进行监督。 如人保部就人事制度的执行情况对其他行政机关的监督。 精选编制 (3)主管监督 主管监督是指国务院各部委和直属机关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相应的工作部门,上级地方政府工作部门对下级地方政府相应的工作部门进行的监督。 这种监督的权限范围,由于中央和地方上下级之间实行领导或业务指导关系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精选编制 (4)行政复议 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做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受理复议申请的机关是具有层级监督权的机关。 它虽然是应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申请而进行的行政司法活动,带有救济的性质,但它属于行政的层级监督,但不同于主动进行的层级监督。 精选编制 2、专门监督 专门监督是政府系统内部专司监督职能的机构对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实行的监督,包括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 精选编制 (1)行政监察 行政监察是指政府内部专门行使行政监督权的监察机关(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的监察机关),对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的全面监督。 监察机关可以向政府工作部门派出监督机构和人员,这些机构和人员也是监察机关的组成部分,对派出的监察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 从领导体制上看,行政监察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即受同级政府和上级监察机关的领导。监察机关正副职的任免,在提请决定前,须报上一级监察机关同意。 精选编制 监察机关的职权包括:第一,检查、调查权。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贯彻执行法律、法规等的情况进行检查。 对被监察部门的工作进行专项检查。 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精选编制 1、财政监督 财政监督是指政府的预算、决算,每年都须由立法机关讨论通过,立法机关也可对其行使否决权。 这种权力也被称为“钱包”的权力。政府的一切收入和支出都必须在议会通过的预算范围内,不得超收、超支、挪用。 精选编制 2、人事监督 人事监督是指立法机关对高级行政官员的批准和任免。这是立法机关有效控制政府权力,保证行政机关及其重要官员的政策和行为符合立法机关的意志和利益的重要手段。 如美国,总统对高级行政官员的任命权需与参议院共同行使,通常是由总统提出人选,由参议院表决通过方能任命。 精选编制 3、政务监督 政务监督是指立法机关监督政府日常活动。立法机关可以对政府的政策及其执行情况、政府的对内对外工作进行监督。 此外,立法机关还可以通过调查、质询、不信任案等方式实施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精选编制 (二)司法审查 1、含义 司法审查是指通过司法程序审查行政行为是否违宪的监督制度。 始于美国,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为一百多个国家所采用。 精选编制 2、产生 司法审查制度是美国由一项判例而创立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