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mographic Determinants of Savings: Estimat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Aggregate Association in Asia外文翻译.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外文翻译
外文题目:Demographic Determinants of Savings: Estimat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Aggregate Association in Asia
出 处: Economic Growth Center Yale University
作 者: T. Paul Schultz
译 文:
人口结构和储蓄:亚洲的经验证据
摘 要
生命周期储蓄是对亚洲近来出现的储蓄增长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可能的解释。通过对亚洲16个国家从1952年到1992年的观察,一个国家人口年龄结构和储蓄率之间的关系在我们重新评估的结果中,还不到seminal study所报道的规模的四分之一,而他们假定滞后储蓄是外生的。但是,详细的测验结果和一般的常识表明,滞后储蓄很可能是内生的。尽管我们用了多种方法进行估计,还是没有发现在储蓄和年龄结构之间存在重大的依赖关系。研究应该把人一生的储蓄看做是小孩的替代品,并把那些导致年龄结构改变的生育率下降的原因放入模型中,那么就能解释亚洲的储蓄和经济增长。
关键词:生命周期假说,人口过渡,亚洲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
一、引言和总结
一个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可能与这个国家的储蓄率有关系,所以这个年龄结构可能对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也有影响。对于这种相关性的一种解释是,当一代人处于他们的收入高峰期时,他们的储蓄率可能相对较高,当他们处于收入的低谷时,例如在他们退休期间,他们的储蓄率就相对较低。如果其他条件相同,那么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可能决定国家储蓄率的变动。直觉上,生命周期假说是有吸引力的,在Modigliani和Brumberg(1954)之后,经济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都对这个假说进行了理论上和经验上的研究。我们认为,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是近期亚洲国家储蓄率上升和经济的核心因素(比如Higgins和Williamson,1996,1997),本文对这个结论进行了系统的考察。我们的结论是,人口结构和储蓄之间的相关性比报道的要小,且结论对于计量方法的选择敏感,而且,对于家庭储蓄行为的研究表明,生命周期中的储蓄波动幅度较小,因此不足以解释这种总体相关性,那么储蓄变化趋势是否另有另外的解释?把储蓄视作孩子的替代物能够在这样一个家庭需求的框架中解释这些经验规律。
二、面板数据模型的检验
模型的详述
Higgins和Williamson(HW)(1996,1997)估计一个国家的年龄构成和储蓄率之间的关系。他们定的研究被应用作为对东亚奇迹的一种解释,他们认为降低生育率,促使人口过渡的政策带来了经济发展机会,导致人口年龄构成变化,产生人口红利,这使得储蓄率和经济增长率增加(Bloom和Williamson, 1998;Birdsall, et al. , 2001; Mason, 2001)。所以,HW的研究是我重新估计用生命周期假说解释亚洲国家内部储蓄率总体证据时的起点,估计方程是:
t = 1950, 1951, …, 1992; i = 1, 2, …, 16,
数据
描述检验所用的数据来自16个亚洲国家,时间跨度是从1950年左右到1992年,使用的储蓄率是来自IMF的数据,收入和价格的数据来自于Penn World Table(PWT),人口结构数据来源于联合国数据库。其中是国家i在t年名义国内储蓄对名义GDP的比率;代表国家i在t年年龄组a占总人口的比例(a=1表示年龄0-4岁,a=2表示年龄5-9岁,……,a=14表示年龄70-74岁,a=15表示年龄75岁或者75岁以上);代表以上一年为基数的年度真实GDP增长百分比,这个预计会增加储蓄率;是投资品的相对价格,是根据Delong和Sumers(1991)从PWT数据得到,他可能刺激(或抑制)储蓄率;是虚拟变量,对于国家i等于1,对于其他国家等于0控制住了国别固定效应并且得到了各国不随时间变化的因素,这些国别效应如果与其他解释变量相关但是没有被控制住的话,就会导致有偏估计;代表观察到的储蓄率由于测量误差或者函数近似而产生的误差项,HW假设这个误差项与所有的外生解释变量不想关。
年龄构成对储蓄影响的实证检验设定
用方程(1)估计一国年龄构成对储蓄的影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因为年龄构成在一个人群内不同年龄段之间可能是平滑变动的,不同年龄段的值将会高度相关,多重共线性会使得一些特定年龄段的联合效应不能被很好定义的可能性增加。Leff (1969)把年龄分成三个层次,仅用2个变量概括年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