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1724-2011 克氏原螯虾池塘养殖技术操作规程.docx
ICS65.150
B52
备案号: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1724—2011
克氏原螯虾池塘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RegulationofculturingtechniquesforProcambarusclarkiiinpond
2011-04-15发布2011-06-15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2/T1724—2011
前言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属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原产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国南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期由日本引入我国。
为规范江苏克氏原螯虾池塘养殖技术,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刚、李佳佳、严维辉、唐建清、陆全平。
1
DB32/T1724—2011
克氏原螯虾池塘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池塘养殖的池塘条件、放养前准备、苗种放养、饲养管理、水质调控、日常管理、病害防治、捕捞与运输等技术操作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克氏原螯虾池塘养殖技术操作,以下简称规程,其他养殖方式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13708饲料卫生标准
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NYNYNY
5051
5071
5072
5158
无公害食品无公害食品无公害食品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淡水虾
3池塘条件
3.1水源水质
周围环境符合GB/T18407.4-2001的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水质符合NY5051的要求,
3.2土质
土壤为粘土或壤土。3.3池塘设置
养殖池塘面积(0.33~0.66)hm2,水深(1.2~1.5)m。池中间设浅水区和深水区,深水区占整个池塘面积的(20~40)%,池埂坡度≤1:3,池埂不渗漏水,底层淤泥≦15㎝。
4放养前准备
4.1防逃设施
四周用网眼1mm聚乙烯网,网内侧上部缝上宽度(25~30)cm农用薄膜,下部埋入土中(20~30)cm,上部高出田埂(60~70)cm,每隔1.5m用木桩或竹杆支撑固定。进出水口防逃材料用网眼0.5mm
2
DB32/T1724—2011
的聚乙烯网片。4.2清塘消毒
放苗前15d,用生石灰(1500~2250)kg/hm2干法消毒清塘。4.3水草移植
水生植物移植面积不少于池塘面积的2/3。沉水植物、漂浮植物两者兼顾,沉水植物品种有伊乐藻、马来眼子菜、黄丝草等;漂浮植物有水花生、芜萍等。
4.4施用基肥
清塘后一周施基肥。通常是腐熟的有机肥,施用量为(750~1500)kg/hm2,散放于池中。
5苗种放养
5.1苗种来源
自然水域捕捞或人工繁育的优质苗种。5.2放养时间
每年3月~5月。5.3放养规格和密度
规格为(200~300)尾/kg,放养量为15万尾左右/hm2。5.4放养注意事项
同一池塘放养苗种要求一次性放足;经过长途运输的苗种在放养前应将苗种在池水内浸泡1min,提起搁置(2~3)min,再浸泡1min,如此反复3次以上,再散放在池塘四周。
6饲养管理
6.1饲料要求
饲料以配合颗粒饲料为主,搭配少量的新鲜动物性饲料,配合饲料蛋白质大于26%,耐水性大于3小时,饲料质量符合GB13708及NY5072的规定,新鲜动物性饲料投喂前应进行清洗处理。
6.2投喂方法
日投喂两次,上午8:00~9:00;下午17:00~18:00。饲料沿四周及中间浅滩均匀撒喂。6.3投喂量
投喂量按存塘虾总重量的3%计算,并根据吃食情况及时调整,通常以投喂后3h内基本吃完为宜。上午投喂量占全天投喂量的25%。
7水质调控
遵循“春浅夏满,前肥后瘦”的原则。春季水位一般保持在(0.6~1)m之间,(10~15)d加水一
3
DB32/T1724—2011
次,每次加水(5~10)cm;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