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2449-2013 红螯螯虾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docx
ICS65.150B52
备案号:41150-2014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2449—2013
红螯螯虾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RegulationofculturingtechniquesforCheraxquadricarinatusinpond
2013–12–30发布2014–01–20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32/T2449—2013
前言
红螯螯虾(Cheraxquadricarinatus),俗称澳洲淡水龙虾,隶属甲壳纲十足目拟螯虾科,原产于澳大利亚,是一种大型淡水螯虾。为推广与普及红螯螯虾池塘养殖技术,加快红螯螯虾养殖的发展,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阴市申港三鲜养殖有限公司、江阴市水产指导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呈祥、郑金良、顾若波、徐钢春、聂志娟、闻海波、查晓宗。
1
DB32/T2449—2013
红螯螯虾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红螯螯虾(Cheraxquadricarinatus)养殖的环境条件、养殖池塘的准备、成虾饲养管理和捕捞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红螯螯虾的池塘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NYNYNY
5051
5071
5072
5361
无公害食品无公害食品无公害食品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3池塘环境条件
3.1养殖环境
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交通便利,应符合GB/T18407.4、NY5361的规定。3.2水源水质
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NY5051的规定。
3.3池塘条件
3.3.1面积
池塘面积以1334m2~4002m2为宜。
3.3.2池塘形状
池塘形状以长方形,长宽比3:1,宽度不超过30m为宜。
3.3.3池埂和池埂坡度
池深1.5m~1.8m,池埂坡度1:3,池底向出水口倾斜,便于排水和干池捕捞。
3.3.4进排水系统
2
DB32/T2449—2013
每口池塘都应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进、排水口分别位于池塘长轴两端,进水口建在池塘浅水端,排水口建在池塘深水端。
4池塘准备
4.1池塘清整
修补夯实池埂,清除塘底过多淤泥,淤泥深不宜超过10cm,清除淤泥后晒塘。
4.2池塘消毒
放苗前30d每667m2用150kg生石灰(块灰)化浆,带水30-40cm全池泼洒,7d后干池曝晒至底泥裂缝。
4.3配置增氧设施、设置防鸟网
有条件的池塘配置条式或小型盘式微孔曝气式增氧设备,平均每667m2配用0.15千瓦左右动力。虾池上部空中架设防鸟网,可用透明尼龙线平行拉设,线与线间隔1m,高度离埂面2m。
4.4栽草设人工虾巢
注水前栽种伊绿藻、播种苦草籽等,采取条栽、条播形式,种植面积占整个池底的1/3。
可因地制宜用两端开口的塑料瓶、毛竹管及毛竹梢、旧网片等做成人工虾巢投放在池塘四周,供虾隐蔽、栖息。
4.5注水
进水口用孔径0.15mm的密网布过滤。种草后注水(30-40)cm。
5成虾养殖
5.1苗种来源、质量
苗种产于优质亲本,经检验检疫合格,规格整齐,肢体完整、健康,活力强。
5.2放养时间、规格、密度
放苗时避免水温温差±3℃,宜在傍晚下池,放养时间适宜在池塘水温在20℃以上,规格1.5~2.0cm,放养密度根据池塘养殖条件而定,适宜范围6~10尾/m2。
5.3饲养管理
5.3.1使用饲料符合GB13078和NY5072的要求,宜采用南美白对虾用颗粒饲料,随着虾体生长,颗粒饲料粒径由小变大,依次使用1号料到4号料;还可投喂切碎的新鲜小鱼,浸泡或煮熟的玉米、小麦等。
5.3.2投饵地点和方式:全池分散抛投,无水草区域多投。
5.3.3投饵时间:每天投喂两次,投喂时间为:8:00~9:00和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