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语文课堂-促进语言实践(说课).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立足语文课堂 促进语言实践 ——《井底之蛙》说课 泡桐树小学都江堰校区 费 波一、说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所以语文课堂应是学生语文“践行”的场所。二、说教材1、?教材分析: 《井底之蛙》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的第二课, 这是一篇寓言,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在有趣的故事中包涵着一个深奥的道理,耐人寻味。同时也讽刺了那些见识短浅而又盲目自满的人。2、?教学目标 在大力提倡海量阅读的今天,我们如何依据《新课程标准》,立足语文课堂,注重有效方法的指导,做到让学生学法用法,是我们所有语文老师都该思考的问题。三、 说教学流程1、用学生以往学过的寓言故事导入新课。2、初读课文,检测预习,整体感知。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从四年级起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预习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环节。有效的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进而提高小学四年级语文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1)摒弃了平均用力的教学模式,有重点有目的检测预习情况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品读课文,学习围绕中心句从多个角度写具体 《新课程标准》中对四年级的学生的阅读要求有: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领悟表达方法。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学习围绕中心句从多个角度写具体的表达方法。(1)从“夸耀”这个词切入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围绕中心句从多个角度写具体。(2)教学鳖说的话,实现由“扶”到“放”?的学习迁移。4、联系井蛙和海鳖的语言,揭示寓意 结合本课的内容的特点,我采用联系人物的语言来揭示寓意。通过第一自然段中井蛙的语言的品读,我们看到了一只目光短浅还盲目自满的井蛙。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第二自然段中鳖的语言,认识了一只见多识广的鳖。然后我再引导学生结合它们的语言畅谈感受、感悟寓意,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也感受到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见识短浅,而又盲目自满的人。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节课知识的浓缩,它对一节课的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板书中既有课文教学的重难点,也有主题单元的呈现,更有学法指导。做到了简练、清晰。谢谢聆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