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4.9.2 血液循环 (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docx

发布:2024-10-02约3.2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9.2血液循环(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的4.9.2节,重点介绍血液循环的基本概念、途径以及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内容包括血液循环的两个循环途径——体循环和肺循环,以及血液在循环过程中的变化。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心脏的基本结构、血管的类型和功能等知识。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血液循环的整体过程,以及心脏、血管和血液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认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生命观念:理解血液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认识到生命体内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的重要性。

2.发展科学思维: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探讨血液循环过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3.增强探究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操作等方式,主动探索血液循环的规律,培养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4.塑造社会责任感:了解血液循环与健康的关系,提高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对的是七年级学生,他们在知识层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能够理解心脏和血管的基本结构,但对于血液循环的深入理解还不够完善。在能力方面,学生们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在整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仍有待提高。素质方面,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在自我管理和团队合作方面存在差异,这对课程学习有一定影响。

在行为习惯上,部分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究和思考的习惯,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对血液循环系统深入理解的效果。此外,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互动性也会直接影响本节课的学习成效。因此,教学过程中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实践中来,以提高对血液循环知识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讲解血液循环的基本概念和途径,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

(2)讨论法:组织学生就血液循环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兴趣。

(3)实验法:设计简单的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血液循环过程,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动画、图片等形式,直观展示血液循环途径和心脏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软件:运用生物学科相关软件,模拟血液循环过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血液循环的动态变化。

(3)实物模型:使用心脏和血管的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和操作,增强直观感受和认识。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血液循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血液循环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血液循环的图片和动画,让学生初步感受血液循环系统的复杂性。

简短介绍血液循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血液循环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血液循环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血液循环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部分——心脏、血管和血液。

详细介绍血液循环的两个途径——体循环和肺循环,使用图表和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血液循环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3.血液循环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血液循环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血液循环案例进行分析,如心脏病的成因和影响。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血液循环的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和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血液循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血液循环的未来研究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血液循环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血液循环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血液循环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血液循环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血液循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