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解决问题(1)》(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001].docx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1)》(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一、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1)》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本章节主要围绕加减法运算,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意识。通过探究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能力,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品质和合作学习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重点包括:
-正确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分析问题情境,提取有效信息;
-建立数学模型,列出算式;
-验证解答的正确性。
例如,在解决“小明有5个苹果,妈妈又给他买3个,小明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这类问题时,学生需要重点掌握如何从问题中提取信息,正确使用加法来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正确应用加减法进行计算。难点包括:
-对问题情境的准确理解和分析;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语言;
-应用策略解决新情境下的类似问题。
例如,在解决“小华有10本书,借给小红5本,又借给小丽3本,小华还剩多少本书?”时,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如何将借书的过程转化为数学运算,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黑板、教鞭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数学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数学问题卡片、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
-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苹果、书籍模型)、多媒体课件、情境故事视频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班组织了一次小型的运动会,共有40名学生参加。小明跑了100米,小红跑了200米,小刚跑了300米。请问,哪位同学跑得最快?”
2.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问题中提取关键信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解决加减法实际问题。
二、新课探究
1.教师展示课件,展示一系列加减法实际问题,如:“小华有5个苹果,妈妈又给她买3个,小华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2.学生独立完成题目,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总结解题步骤:
-提取问题中的关键信息;
-确定运算类型(加法或减法);
-列出算式;
-计算并检查答案。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周末,小明去超市购物,买了一个书包花了80元,又买了一个文具盒花了15元,请问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
5.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解题思路,教师总结并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三、巩固练习
1.教师出示一系列加减法实际问题,如:“小丽有8本书,小芳有12本书,两人一共有多少本书?”
2.学生独立完成题目,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总结解题步骤。
四、拓展延伸
1.教师出示一道稍微复杂的问题:“小明去书店买书,买一本数学书花了25元,一本语文书花了35元,请问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
2.学生独立完成题目,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如:“如果小明再买一本英语书,花费会是多少?”
4.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并强调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解决加减法实际问题的步骤。
2.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布置作业
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以下题目: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拓展练习题:设计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用加减法解决。
2.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教师检查并批改。
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数学与生活》选篇:介绍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找零、时间计算等,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趣味数学问题》选篇:收集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如智力题、谜题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数学故事集》选篇:讲述一些数学家、数学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和数学家的智慧。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尝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家庭预算、时间管理、购物计算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
-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如建筑物的设计、交通信号等,分析其中的数学原理。
-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或图书馆资源,查找与加减法相关的数学游戏、数学故事等,丰富自己的数学知识。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