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的应用3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课时: 勾股定理的应用(3)
班级 姓名
主备人:方道中 审核人: 审批人:
导学案部分 教学活动思路 【学习目标】
1、准确运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勾股定理的应用过程,熟练掌握其应用方法,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解决.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难点 正确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导学
1.在Rt△ABC中,∠C=90°,∠A对的边是a,∠B对的边是b,∠C对的边是c.若a=5,b=12,则c=_______;若a=15,c=25,则b=_______;若c=61,b=60,则a=_______;若a:b=3:4,c=10则S△ABC=________.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9和12,则它斜边上的高为_______.
3.已知2条线段的长分别为3cm和4cm,当第三条线段的长为_______cm时,这3条线段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4. 等腰三角形腰长10cm,底边16cm,则面积为 .
5. 下列四组数分别表示4个三角形的3条边长,则其中是直角三形的是( )
A、2、3、4 B、、、 C、、3、2 D、9、16、24
二、课堂学习研讨
知识点: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C=900
2、神秘的数组(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C=900
满足a2+b2=c2三个数a、b、c叫做勾股数。
例题:
例1:⑴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7和4,求斜边的长度
⑵一个直角三角形两边长为6, 10,求另一条边长
例2:已知周长为2+ 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的中线长为1,求该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例3:一轮船在大海中航行,它先向正北方向航行8 km,接着,它又掉头向正东方向航行15千米.⑴ 此时轮船离开出发点多少km? ⑵ 若轮船每航行1km,需耗油0.4升,那么在此过程中轮船共耗油多少升?
例4: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6cm, BC=8cm,现将点B沿直线DE折叠,使它与点A重合,则CD的长是多少?
例5:如图,四边形ABCD中,AB=3,BC=4,CD=12,AD=13,∠B=90°,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三、反思与心得:
四、课堂测试
1. 在Rt△ABC中,∠C=90°若a=5,b=2,则c=________。
2. 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6,8,10,则它最长边上的高为( )
A.6 B.4.8
C.2.4 D. 8
3. 分别以下列四组数为一个三角形的边长:
①6、8、10; ②5、12、13; ③8、5、17; ④4、5、6.
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 )
A.4组 B. 3组
C. 2组 D.1组
4. 已知ΔABC的三边分别是,则ΔABC的面积是( )A.6 B.7.5 C.10 D. 12
5. 已知:等边三角形 ABC的边长为6cm,求一边上的高和三角形的面积。
五、课后作业
1. 三角形的三边长为,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等边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
2. 已知两边为3,4,则第三边长________. 如果梯子的底端离建筑物9米,那么15米长的梯子可以到达建筑物的高度是______米.4. 如图,已知△ABC中,AB=5cm,BC=12cm,AC=13cm,那么AC边上的中线BD的长为_____cm.
5.如图,今年的冰雪灾害中,一棵大树在离地面处折断,树的顶端落在离树杆底部米处,那么这棵树折断之前的高度是____________米.6. 已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