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学》ppt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口腔内科学 五 四 三 二 一 病史收集 牙周组织检查 与咬合功能的检查 X线检查 牙周病历的特点及书写要求 第一节 病史收集 牙周病史 Periodontal History 首先检查主诉部位 ,病损形态明确,患者清晰指引 口腔病史 Dental History 询问其他口腔病史 系统病史 Medical History 不直接引起牙周病,但能影响或加快牙周病的发生、发展或成为诱因 家族病史 Family History 1 . 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 Silness和Loe(1963)提出的目测菌斑厚度和量 2. 简化的口腔卫生指数(OHI-S)包括软垢指数和牙石指 牙石指数:颊舌面 0=无牙石 1=小于1/3牙面 2=1/3-2/3牙面斑点状龈下石 3=大于2/3牙面连续片状龈下石 二、 牙周组织检查———口腔卫生情况 二、 牙周组织检查———牙龈情况 应包括牙龈的色,形,质,龈缘位置,牙龈炎症情况,附着龈宽度 龈缘的位置: 正常:釉牙骨质界冠方2-3mm 牙龈炎:结合上皮位置不变,形成龈袋 牙周炎:附着丧失,形成真性牙周袋 1牙龈指数 (gingival index ,GI) 0=健康 1=轻度炎症 2=中度炎症 3=重度炎症 2、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 0=健康,无炎症及出血 1=轻度炎症,探诊不出血 2=轻度炎症,点状出血 3=中度炎症,血在龈沟内 4=中度炎症,血溢出龈沟 5=自发出血 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 注意事项: 1 支点:稳 2 探测力:相当于探针插入指甲内而不引起疼痛和不适 3 探测位置和角度:与牙体长轴方向一致 4 按一定顺序探测,以免遗漏检查 二、 牙周组织检查———牙周探诊 探诊深度:袋底至龈缘的距离 健康状态:探针进入结合上皮的1/2-2/3深 牙龈炎:探针止于结合上皮最根方的0.1mm处 牙周炎:探针穿过结合上皮浸润结缔组织,止于健康结缔组织冠方 临床探诊深度超过组织学上袋底的位置 二、 牙周组织的检查——牙松动度的检查 方法: 前牙用牙科镊夹住切缘,做唇舌方向摇动;在后牙,闭合镊子,用镊子尖端抵住颌面窝,向颊舌或近远中方向摇动。 分为三度记录: I度松动:松动度超过生理动度,但幅度在1mm以内。 Ⅱ度松动:松动幅度在1~2mm间。 Ⅲ度松动:松动幅度在2mm以上。 也可以根据松动方向确定松动度,颊(唇)舌方向松动者为Ⅰ度,颊(唇)舌和近远中方向均松动为Ⅱ度,颊(唇)舌、近远中和垂直方向均松动者为Ⅲ度。 二、 牙周组织的检查—— 根分叉病变的检查 Furcation 三、 与咬合功能的检查 1 咬合关系的检查 牙列是否完整,中线是否一致,咬合是否紧密,覆颌覆盖是否正常 2 颌位检查 正中颌位,下颌姿势位,肌位 3 早接触和颌干扰检查 检查咬合,前伸和侧方运动 第四节 X线检查 一种重要而且常用的检查方法,对牙周病的诊断、预后和疗效的评价有重要意义。 患牙周炎时,由于牙槽骨的破环,硬骨板常不完整或消失,而牙周膜间隙也相应显示增宽或明显增宽。 第二节 牙周病专科病例书写 牙周病患者以门诊治疗为主 要求书写规范、简明扼要、字迹清晰、内容准确、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记录牙周病发生、发展和治疗的过程。 和其他口腔疾病或全身疾病的关系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