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类方的运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桂枝汤类方的运用
《桂枝汤类方的运用》全文在线阅读及txt下载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百度搜藏人人网腾讯微博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空间豆瓣网搜狐微博百度新首页QQ收藏和讯微博我的淘宝百度贴吧更多...百度分享
返回主目录 请使用IE7或IE8预览本页,个别文件很大超过5M,请等几分钟后再下载!谢谢!
桂枝汤类方的运用
桂枝汤类方的运用
广州中医药大学 张横柳
1 桂枝汤常用类方
以桂枝汤为基础,随证化裁的桂枝汤类方约30余首。临床较为常用的有桂枝汤、桂枝加桂汤、小建中汤、当归四逆散、桂枝甘草汤、苓桂术甘汤、炙甘草汤、芍药甘草汤……。现综合近几十年,并着重介绍各地研究与应用状况,结合我们临证体会,简介如下:
2 现代研究
桂枝汤仅5味药组成,随证化裁的类方,古今医家用于临床,使许多慢性疾患,疑难危急重证获得卓著疗效,引起现代药学家极大兴趣。从单味药到复方的药化、药理均作了大量深入的分析研究。综合归纳桂枝汤类方的作用有六:①解热、抗炎、抗病毒及抑菌;②改善消化系统功能;③解痉、镇痛、镇静;④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强血液循环及扩张血管;⑤抗过敏作用;⑥双向调节作用。据报道桂枝汤类方的双向调节作用是基于营卫不和这一特定病机前提及桂枝汤中桂枝与白芍、桂枝与甘草、芍药与甘草这三对药物配伍的科学性。通过调和营卫、畅通血脉、调理脾胃复建中气的途径,实现五个方面的双向调节作用:①能使营卫不和所致体温偏低或偏高的病理状态趋向正常;②既能发汗又能止汗;③对心阳虚所致异常心率的调节;④对心脾阳虚所致血压异常的调节;⑤对大肠功能失调所致久利与便秘的调节。双向调节的实质,很可能是通过调营卫、建中气的途径调动机体内因(正气)对抗疾病,从而达到内环境的恒定性。由是,疾病发生与转归不仅取决于致病因子的质和量、更取决于机体功能。因此,治疗把立足点放在机体反应性(扶正)上比单纯着眼致病因素,更有利于调动机体战胜疾病的能动作用。
3 临床运用
3.1 桂枝汤
3.1.1 感冒
不论普通感冒,还是流感,如证属卫气不固,风寒外束,营阴失守,证见发热恶寒,汗出,流鼻涕,舌淡苔白,脉弦缓,均可选桂枝汤,并随证加减,每获良效。据报道桂枝汤加白芥子、黄芪、法夏治疗流感95例。每日一帖二汁。服2剂而愈者,20例;3剂者,43例;4剂者,27例;5剂者,5例。平均3天康复。桂枝汤原属太阳中风之主方,现以本方加辛温之品应用于流感,样本大,疗效高,可谓有胆识,有见地。临证不必拘于何种病名,着眼于“头痛,发热,汗出,恶风”便可应用,此即“有是证便用是方”原则。
3.1.2 汗证
仲景有“汗出,恶风者”、“病常自汗者”、“时发热汗出者”及“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之描绘,并定桂枝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黄芪汤治疗。现代临床有守上述原方,或灵活加减,均收到良效。有人以桂枝汤加冬桑叶治疗夜汗如洗,枕被尽湿,夜夜如此,服药8剂而愈。亦有以桂枝汤加熟附、黄芪治疗节段性汗出,亦获效。由是,汗证的辨治,不必拘于外感、内伤、汗出部位(有全身性,或仅头面手足,或节段性汗出)、自汗或盗汗及伴随证多少,只要符合营卫不和基本病机,以汗出,舌淡苔白,脉弱为基本脉证,均可考虑本方治疗。如初服药效果不佳,则依“复发其汗”、“先其对发汗则愈”原则。汗止后,再予健脾益气固表,用巩固疗效。
3.1.3 发热
“头痛、发热、恶风、汗出”与“时发热,汗自出”是仲景对桂枝汤证的发热性质及伴随证的描绘,后人据此广泛运用于各种原因所致低热、高热证。如有人据“时发热,自汗出”,并结合患者乍寒乍热,发作有时,伴汗出,乏力,脉细小等证,辨为营卫不和型低热5例,以桂枝汤加牡蛎而获效。并指出低热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尤其是交感神经兴奋有关。又有以桂枝汤加红参、白薇、青蒿治疗产后及剖腹后,因气血虚损,风邪乘虚而致高热(39.40C~40.20C)伴随汗出恶寒,舌淡,脉浮数,服2剂,诸证悉除。亦有以桂枝汤加人参、当归炭、荆芥炭治疗宫外孕术后,热势鸱张(39.40C)伴啬啬恶寒,淅淅恶风,汗出口不渴,舌淡,脉浮大无力,辨证属气血骤虚,营卫不和,服2剂而愈。发热一症,原因颇多,但总不越外感内伤二大类,不论其热势之高低,以发热汗出,舌淡,脉弱为特征,证属营卫不和者,皆可应用本方。
3.1.4 皮肤科疾病
冻疮是好发于冬春季节,反复发作,难愈的皮肤科常见病,应用桂枝汤,常获奇效。有人以桂枝汤加赤芍、黄芪治疗43例冻疮,服药5~10剂,内服结合外洗,全部获愈。并例举加减法:寒重,局部痒痛甚者,加麻黄、细辛。气虚神疲乏力者,加生黄芪。阳虚畏寒者,加附子、细辛,并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