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修改稿) 设计思路.pdf

发布:2025-01-13约3.32万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修改稿)设计思路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修改稿)设计思路

(一)关于学段

为了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标准》统筹考虑了九年

的课程内容。同时,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

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

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

级)。

(二)关于目标

《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分学段目标,

并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具体阐述。

《标准》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运用等认知目标动词

表述知识技能目标的不同水平。依据基本理念,数学学习必须注重过

程,《标准》使用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认知过程动词

表述学习活动的不同程度。使用这些动词进行表述是为了更准确地刻

画上述四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在《标准》中,这些动词的具体含义如

下。

了解(认识):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

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景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

理解: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

别和联系。

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

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运用:用已掌握的对象,选择或创造适当的方法。

经历(感受):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感性认识。

体验(体会):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认识或验证对象的特征,

获得经验。

探索: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发现对象的特征

及其与相关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获得理性认识。

(三)关于学习内容

在各个教学段中,《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内容: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1.数与代数

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有:数的认识,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数的

运算,数量的估计;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及其运算;方程、方程组、

不等式、函数等。

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发展运

算能力,树立模型思想。

理解意义,培养数感

◆认数教学以理解数的意义为重点。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

正确的数的概念一般有两个角度:一是从数的组成去建构;二是联系

实际来体会。

◆数感需要培养。数感与具有数学知识的多少、理解数学知识的

程度有关,便更多地表现为应用数与运算的态度和意识。

◆如果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图形结合起来,挖掘和利用概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念中的直观成分,能有效降低教学难度。

核心概念

◎数感: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

和运算结果的估计等方面的直观感觉。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

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景中的数量关系。

主要表现在:⑴理解数的意义;⑵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⑶能

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⑷能用用来表达和交流信

息;⑸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⑹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

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教学实践:⑴在数概念教学中重视数感的培养:

①通过体验、观察、估计,获得数感的启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