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二章苗木的管理.doc

发布:2016-11-20约9.59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二章 苗木的管理 【前言】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种是基础,管是关键。苗木管理是一项十分系统、细致、繁杂的工作,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苗木的质量及合格率。它包括苗圃的管理;草本植物秧苗的苗期管理、苗期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木本植物苗木的移植和整形以及苗木出圃等内容。【苗圃地的管理】一、土壤管理  (一)松土除草 苗圃地的土壤是苗木生长发育的场所,必须在育苗前进行深翻,使土壤颗粒均匀。在苗木生长发育阶段及时松土,破坏板结的表土层,改善通气条件,切断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盐渍地松土还可以阻止土壤返盐。幼苗出土期的松土除草,一般选在灌溉或雨后进行,松土深度应小于覆土厚度。有覆盖物遮荫的播种区或覆盖浅、发芽快的小粒种子,在幼苗出土前一般不松土除草。苗木生长初期根系较浅,松土不宜太深,苗木速生期可以增加深度。松土与除草一般结合进行,除草的原则是“除早、除小、除尽”。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杂草生长快,间隔二周左右除一次。  (二)土壤消毒 在育苗前,一般要用杀菌剂进行土壤消毒,以防土传性病害的蔓延及虫害的发生。尤其对于保护地育苗及基质育苗,由于棚内温度高,湿度大,病菌繁殖快,要注意喷布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进行消毒。大棚或温室内喷洒后可以密闭1~2天,杀死所有病虫。  (三)除草剂使用 为了抑制杂草的生长,减轻劳动负担,苗床可以使用除草剂进行除草。除草剂分有机除草剂和无机除草剂两大类,生产多用前者。化学除草剂通过接触杂草或被杂草吸收后破坏杂草生理代谢,从而引起杂草死亡。利用除草剂的选择性来除草保苗,在使用方法上可以土施或地面喷施。施用时必须根据苗木种类,苗龄、杂草种类及发生情况,苗圃地环境条件等因素,选择除草剂种类,确定使用量及用药时间。  目前,苗圃地常用的除草剂有:敌草隆、拿扑净、稳杀得、除草醚(nitrofon)、灭草灵(swep)、茅草枯(dalapon-Na)、五氯酚钠(PCP-Na)、西马津(simazine)、扑草净(prometryne)、阿特拉津(atrazine)、杀草胺、乙草胺、果尔、盖草能等 。  一般情况下,气温越高,植物的生命活动越旺盛,除草剂的杀草效果越好。当气温低于15时药效较慢,约需15天后才出现灭草高峰;当气温高于25时,药效快,用药量可以相应减少。土壤干燥时,苗木生长缓慢,组织老化,抗药性强,可适当增加药量,反之,则减少用药量。  除草剂在出苗前或结合深翻进行使用最安全且效果好。此时苗木尚未出土,抗性强,杂草分布于表土,刚萌动,易被杀死。一般选择在无风的晴天施药,在早晨叶面露水干后,或傍晚露水出现以前进行,并注意用药均匀,避免与苗木茎叶直接接触。喷药时,喷头要低,风大时不能喷,以免产生药害;使用除草剂后辅以人工除草,效果更佳。二、水分管理  (一)灌溉  灌溉时期及灌水量 灌溉时期及灌水量的确定要依据育苗方法、生育期和季节而不同。 播种苗播后应少量多次灌水,扦插,压条苗刚开始展叶时叶面蒸发量大,可适当多灌。分株苗,移植苗在栽植时根系受损,水分吸收受阻,需要连续大量灌水2~3次。嫁接苗对水分需求不多,接口部不能接触到水,防止引起腐烂。  苗木的出苗期和幼苗期对水分较敏感,应及时少量多次灌水;速生期需水量大,可少次多量灌溉。对于喜湿的苗木可少量多次,而较耐旱的苗木则可以减少灌水。  春夏之交,苗木一般处于旺盛生长期,南方雨水多,可减少灌溉次数,北方正值干旱季节,宜多灌。而到了盛夏,北方逢雨季,可少灌,南方高温干旱,需多灌。秋天为使苗木有利越冬,南方宜控制灌水,北方在土地冰冻前灌一次,以利防冻。  灌溉方式 一般为沟灌、漫灌、喷灌、滴灌等几种。沟灌用于高床或垄式作业区,水从苗床或垄的侧方渗入,此法对土壤结构破坏小,但需水量大,土地要平整。漫灌则是直接把水引入低床或畦面,水由床面或畦面渗入,此法易引起土壤板结,需水量大。对于经济较好的地区,可以采用喷灌及滴灌。喷灌一般用于大苗灌溉。此法供水及时均匀,省水省工效率高,还可兼用于喷药、肥料、生长调节剂的同时施用,特别在突热天气喷水,可以降低温度,使苗木免遭高温危害。喷灌分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前者需设置管道,后者设备简单,投资少,适于中小型苗圃。滴灌最省水,对土壤供水也最合理,它是通过滴灌系统将水逐滴缓慢地滴入土壤,可以给土壤连续供水而不使土壤板结。  (二)排水 南方的雨季及大量灌溉后应及时排除苗圃地积水。积水时间过长会导致土壤中长时间缺氧,从而影响苗木生长,甚至使苗木死亡。排水方式可采用明沟排水和地下埋设管道的暗沟排水,前者需要挖沟,后者不占地,不影响机械作业,对地下水的排出能力也强。三、施肥  为了促进苗木的生长,必须及时供给苗木在不同生长期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提高合格苗的数量。因此,必须注意基肥和追肥的施用。  (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