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九节构造数据类型.doc

发布:2017-10-01约9.87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章 构造数据类型 9.1 目的和要求 1、掌握结构体类型说明和结构体类型变量、数组、指针的定义方法及使用。 2、学会引用结构体中的成员。 3、掌握利用指向结构体的指针成员构成链表的基本算法。 4、了解联合体类型和枚举类型的说明、其变量的定义及赋初值的方法。 5、了解联合类型变量中各成员的存储结构,学会引用各成员中的数据。 6、学习正确引用枚举类型常量,了解如何对枚举类型变量进行操作。 9.2 相关知识 1、结构型变量的定义和引用 构造类型是由相同或不同的数据类型组合而成。用户自己定义的一种用来存放类型不同的数据的数据类型,称为结构型。 ⑴ 结构型的定义 struct 结构体名 { 类型1 成员名1; 类型2 成员名2; … 类型n 成员名n; }; 结构型是一种数据类型,其中的成员不是变量,系统不会给成员分配内存。已经定义的某种结构型可以作为一种数据类型,用来定义变量、数组、指针,这时才会给定义的变量、数组、指针分配内存。 ⑵ 结构型变量的定义 有三种方法:先定义结构型,然后定义变量、数组;同时定义结构型和变量、数组;定义无名称的结构型同时定义变量、数组。 ⑶ 结构型变量的引用 当某种结构型的变量、数组被定义后,对其只能使用其中的成员,常见的引用方法如下: 结构型变量、数组元素成员的引用 结构型变量名?成员名 或 结构型数组名[下标] ?成员名 结构型变量、数组元素成员地址的引用 结构型变量名?成员名 或 结构型数组名[下标] ?成员名 结构型变量、数组元素地址的引用 结构型变量名 或 结构型数组名[下标] 结构型数组首地址的引用: 结构型数组名 2、共用型 共用型数据中所有成员占用相同的内存单元,设置这种数据类型的主要目的就是节省内存。 ⑴ 共用型的定义 union 共用体名 { 类型1 成员名1; 类型2 成员名2; … 类型n 成员名n; }; 共用型中每个成员所占用的内存单元都是连续的,而且都是从分配的连续内存单元中第一个内存单元开始存放,共用体所占的内存长度等于最长的成员的长度。所以,对共用型数据来说,所有成员的首地址都是相同的。 ⑵ 共用型变量的定义 有三种方法:先定义共用型,然后定义变量、数组;同时定义共用型和变量、数组;定义无名称的共用型同时定义变量、数组。 特别注意的是:由于共用型数据的成员不能同时起作用,每一瞬时只能存放其中的某一个成员的数据。因此,对共用型变量、数组定义不能赋初值,只能在程序中对其成员赋值。 ⑶ 共用型变量的引用 对共用型变量、数组的引用和对结构型变量、数组的引用方法和要求基本相同。 关于共用型,C语言还有一个重要的规定,共用型数据不能作为函数的参数在函数间传递,也不可以定义某函数返回共用型数据值。但是,允许使用指向共用型数据的指针变量在函数间传递共用型数据。 3、枚举型 将一个有限的变量值一一列举出来称为枚举。 ⑴ 枚举型的定义 enum 枚举类型名 {枚举常量1,枚举常量2,…}[枚举变量1,…]; 说明:在定义时若无特别指定,“枚举常量1”的值为0,其余依次序加1递增。C语言规定,在定义枚举类型时,可以给枚举常量赋初值,方法是在枚举常量的后面写上“=整型常量”,如果给某一个枚举常量赋初值,则其后的枚举常量将按自然数的规则依次赋初值。 ⑵ 枚举型变量、数组的定义 有三种方法:先定义枚举类型,然后定义变量、数组;同时定义枚举类型和变量、数组;定义无名称的枚举类型同时定义变量、数组。 ⑶ 枚举型变量的引用 给变量或数组元素赋值,格式为: 枚举型变量或数组元素=同一枚举常量名 ② 用比较运算符对两个枚举型变量或数组元素进行“大小”比较,可以按照变量或数组元素的枚举常量值(整数)的大小进行。 ③ 枚举型变量或数组元素可以进行“自增++”和“自减--”运算。 ④ 可以在循环中用枚举型变量或数组元素控制循环。 4、用户自定义类型 定义新的类型名来代替已有的类型称为用户自定义类型。其格式为: typedef 原类型名 新类型名 用typedef可以为已存在的各种类型增加一个类型名。 9.3 实验练习 实验练习 1:试利用结构体类型编写程序,有5个职工的姓名、基本工资和补贴,计算每个职工的实发工资并输出。 本练习要求在封闭式实验课中在助教或者讲师的指导下完成。本练习分成6个部分: 实验目的 问题描述 事例输出 程序模板 问题解答提示 后续问题和任务 程序模板是完整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