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虫咬皮炎.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卒中沙虱毒方第六十六》说:“山间水间多有沙虱,甚细,略不可见。人入浴后及以水澡浴,此虫在水中著人身,及阴天雨行草中亦著人。”隋·《诸病源候论·杂毒病诸候·蠼螋尿候》说:“其pei癗遍赤,中央有白脓如粟粒,亦令人皮肉拘急。”明·《证治准绳·疡医·刺毛虫伤》说:“春夏月树下墙堑间有一等杂色毛虫极毒,凡人触著者,则放毛入人手足……其初皮肉微痒渐至痛”。均与虫咬皮炎相似。 目前已知较为常见的害虫有跳蚤、虱类、蠓、刺毛虫、飞蛾、蚊、臭虫、蜂等。本病常见于春末秋初季节,尤以小儿和青少年为多见。 由昆虫叮咬接触其毒液,或虫体的粉毛,邪毒侵入,阻于肌肤而成。 皮疹以丘疹、风团或瘀点为多见,亦可起红斑、水疱。风团上往往有一针头大的瘀点、小丘疹或水疱。疱破形成糜烂,有的可因继发感染形成脓疱。损害呈散在性分布。 自觉瘙痒,焮热或疼痛。 一般无全身不适。如继发感染者,可引起附近臖核肿痛。并伴有轻度发热,纳呆,便秘,苔薄黄,脉数等症状。 临床因虫类不同其表现也有差异: 螨虫皮炎为粟米到黄豆大小的红色丘疱疹,或为紫红色的肿块或风团,有时可见到虫咬的痕迹,或因搔抓而有抓痕和血痂。 隐翅虫线状皮炎为线状或条索状红肿,上有密集的丘疹、水疱或脓疱。自觉灼热疼痛。 桑毛虫皮炎为绿豆到黄豆大小的红色斑丘疹、丘疱疹或风团。剧库。 松毛虫皮炎为斑疹、风团,间有丘疹、水疱、脓疱、皮下结节等。不少患者伴有关节红肿疼痛,甚至化脓。但脓液培养无细菌生长 。 一、内治 1.清热解毒利湿:方用五味消毒饮加减;或清解片,每次5片,1日3次,儿童减半。 2.关节红肿疼痛者,宜清热和营祛风通络,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 二、外治 1、用1%薄荷三黄洗剂外搽;有继发感染者,外敷青黛膏,或外搽颠倒散洗剂、解毒洗剂。 2、桑毛虫皮炎可用橡皮膏粘去患处刺毛,并用新鲜马齿苋捣烂外敷,或涂5%碘酒。 注意环境卫生,可用烟草、除虫菊、青蒿、野艾、百部等晒干烟熏,或用敌敌畏等消灭虫类。 本病主要特点为丘疹样风团,其上或有瘀点、水疱,呈散在性分布。注意环境卫生是减少发病的主要措施。 * 虫咬皮炎是被虫类叮咬,接触其毒液或虫体的粉毛而引起的一种皮炎。 图片 (昆虫-是所有生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群,约100多万种; 体躯三段头胸腹 2对翅膀三对足 1对触角头上生 骨骼包在体外头 一生形态多变化 遍布全球旺家族) 其特点是皮肤呈丘疹样风团,其上有针头大的瘀点、丘疹或水疱,呈散在性分布。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