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河底隧道施工工艺工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河底隧道施工工艺工法
QB/ZTYJGYGF-SD-0502-2011
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李海平
1 前言
1.1 概况
水下隧道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80~前2160年的古巴比伦,那时候古巴比伦修建了一条穿越幼发拉底河的人隧道。近代水底隧道始建于英国1807年英国在伦敦动工修建连接泰晤士河两岸的人行隧道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中国水下隧道的建设呈现了迅猛发展的态势。南水北调穿黄工程武汉长江隧道这些重大工程先后开工,表明我国隧道施工开始进入穿越大江大河和海洋的时代。在工程领域,安全风险高于其他工程是一个公认的事实,而在工程中,水下隧道施工的安全风险又被认为是极高的。水下隧道的修建呈现多样性发展,以国内目前正在施工的隧道为例,广深港狮子洋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一般地铁过江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厦门翔安海底隧道、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均采用钻爆法施工广州生物岛的两个市政隧道采用沉管法施工一些城市在穿越一些小型河流或湖泊时则采用围堰明挖法施工。将对围岩的扰动降至最低与其它非爆破法开挖机械相比,如盾构、掘进机,成本较低,经济性较好。采用全新的自粘式防水材料对隧道进行全封闭防水处理。1《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
4.2其他河底隧道施工方面的参考资料。
5 施工方法
河底隧道施工,应积极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按无轨装碴运输的模式组织施工,严格遵循“先预报、管超前、预加固、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施工原则,组织大型机械配套施工,以防坍塌、防涌水突泥为防范重点。施工中,可采用全封闭预加固、铣挖法、全封闭防排水等多种先进技术相组合的技术体系,实现围岩软弱、穿越河底、地表敏感建筑物等地段的安全快速施工。
施工中,首先应根据围岩情况优选施工方法,并合理确定的隧道开挖步长。大断面的河底隧道开挖断面,推荐采用三台阶或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当围岩地质条件差、掌子面出现较大渗水时,可及时调整台阶高度和长度。下面就“三台阶七步法”,进行隧道穿越河底段相关施工介绍。
图1 河底段“三台阶七步法”施工步序图
施工顺序:
5.1 第一步:超前地质预报。采用长、中、短距离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对隧道前方进行详细的地质探测。
5.2 第二步:施作超前支护及掌子面预加固。
5.2.1 施作φ108mm超前长管棚:管棚钢管长度18m,12m/环,两环之间搭接长度6m。环向间距40cm,环向共45根。
5.2.2 施作φ42mm超前小导管:超前小导管配合钢架使用,其纵向搭接长度≮1.0m,环向间距40cm,环向共45根。
5.2.3 施作φ25mm玻璃纤维注浆锚杆:18m长Φ25中空玻璃纤维注浆锚杆 , 1.5m×1.5m梅花型布置,纵向间距12m一环,搭接6m。
5.3第三步:采用三台阶七步法进行开挖 。
5.3.1 ①部上台阶开挖:每循环进尺0.8~1m。可采用悬臂掘进机环形预切槽与弱爆破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开挖,或采用弱爆破法进行开挖,挖掘机出碴。
5.3.2 中台阶中部②部拉槽开挖,待上台阶支护完成3~5m时进行。
5.3.3 中台阶左侧③部开挖,待②部开挖完成6m时进行。
5.3.4 中台阶右侧④部开挖,待③部左侧部分的支护完成6m时进行。
5.3.5 下台阶⑤、⑥、⑦部开挖,下台阶支护成型后进行,步序同中台阶施工。
5.3.6 仰拱施工必须紧跟,与下台阶开挖距离保持在10m左右。
5.4第四步:按照“先仰拱、后拱墙”的顺序组织衬砌施工,仰拱采用简易栈桥进行整体浇注,拱墙砼利用10.2m长的液压模板台车施工。砼由拌合站集中拌制,输送车运输,泵送入模。
因考虑到河底段隧道施工安全可控,做以下强制性规定:(1)上台阶掌子面与仰拱工作面距离,控制在30m以内;(2)仰拱及填充施工紧跟仰拱开挖,组织安排5m/1组;(3)下穿河底段、下穿地表敏感建筑物群时,应在地表做好线路走向标识,并埋设多点位移计、土压力盒,实时监测地表沉降情况。
6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6.1 施工工艺流程
图2 河底段施工工艺流程图
6.2 操作要点
6.2.1施工中的通风与排水
1 施工通风,可采用长管路压入式通风,充分利用通风竖井、施工竖井、斜井等辅助通道,做好通风排烟工作。
2 施工排水根据各工作面设计的线路反、顺坡情况分别采取机械管道式分段接力排水或自然排水的方式,并在辅助坑道(竖井、斜井等)、隧道标高最低点设置临时集水泵房。
6.2.2综合超前地质预报
1 提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