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4课《平平安安回家来》第2课时教学设计.pdf

发布:2025-03-25约6.8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年级一年级主备人审核人备课时间2025.3

课题平平安安回家来课型新授课时2序号2

本课选自《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

啦”。在新课标里入学教育板块也要求,上学了,感受自己身份的变

化,初步了解学校的环境。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高兴兴地学,

快快乐乐地玩。因此本单元教材编写针对儿童开始上学所需要解决的

首要问题,围绕《开开心心上学去》、《我向国旗敬个礼》、《这是

我们的校园》、《平平安安回家来》四课,从儿童实现学生身份认同,

增强国家意识,熟悉校园环境,培养安全意识,比如在第一课的时候,

小女孩还憋看嘴,对于上学有消极情绪。这一课要实现的目标就是抓

住身份认同的心路历程,解决小学生身份认同的难点,到这一单元的

最后一课,已经从身份认同的引导转变到规则意识的引入,编者在编

写的时候考虑到幼小衔接时的发展特点,四个课时的教学考虑生活实

内容

分析践逻辑,落实入学适应教育。

本课正文由3个内容板块组成。第一板块是“不一样的回

路”,旨在引导学生分享不同的回家方式,熟悉自己的回家路,增进

对生活的体验和认识。第二板块是“交通安全记心上”,通过辨析回

家路上可能遇到的危险情景,并思考应对的办法,旨在引导学生遵守

交通规则,滲透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第

三板块是“路上的温暖”,呈现了回家路上发生的温暖瞬间,旨在唤

起学生对这段路程中的美好回忆,感受冢人和社会对自己的关爱,心

怀感恩意识。三个板块按照儿童认识和情感发展的逻辑呈现出尾层递

进的关系,由发展认识到促进辨析,再到提升领悟。

(一)道德修养

1.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道德意识,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尊

课标重他人的生命安全,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分析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交通安全价值观,明白遵守交通规则是对自己

和他人负责的表现,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心。

(二)健全人格

1.帮助学生克服在面对交通环境时可能产生的恐惧和焦虑心理,增

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应对能力,培养学生勇敢、谨慎的品质。

2.通过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

和应变能力,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三)法治观念

1.让学生初步了解交通法规的基本内容,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是法律

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

2.引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

己的生命安全,增强学生的法律素养和守法自觉性。

(四)责任意识

1.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交通安全负责的意识,让学生明自自己的行为会

对自身和他人的安全产生影响,从而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

2.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积极向家人和朋友宣传交通安全

知识,共同营造安全、文明的交通环境。

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道德认知方面

处于初步形成阶段。学生对勇敢、诚实、善良等品质有一定的生活经

验,但缺乏系统性的认知和理解。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对道德规范的

认识较为分散,缺乏系统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