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三级语文上第五单元及课课练.doc

发布:2016-11-24约1.41万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主备人:张洁 使用人: 使用时间: 本单元主要内容简析: 第五单元专题是 “ 灿烂的中华文化 ” 。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孔子拜师》和《盘古开天地》是叙事性文章,《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说明性文章。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强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67个生字,其中绿线内的2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一些关联词语造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3、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1正确朗读课文,会认 27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2、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和增强民族自豪感。在引导学生学好课文的同时,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性学习活动。 11课时。 单元教后反思: 第五单元备课 17、孔子拜师 使用人: 使用时间: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是介绍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我们现在有多少的教育思想乃至生活理念都是来自孔子的。所以,上这一课,也便给它增加了许多内涵:要让学生了解孔子拜师的事情,也要补充关于孔子的生平的,关于孔子的《论语》的。 课文比较简短,也比较通俗。 文章的重点内容“孔子诚心拜师”很突出,线索也很分明;而蕴涵着的老子热心收徒的线索也比较清晰。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品行。 懂得学习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1、课前搜集有关孔子的生平、名言等资料。 2、预习课文,对不理解的词通过查字典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打开这扇门去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出示孔子画像)。今天课文会讲他的什么事呢?    2、揭题,读题:孔子拜师。谁?干什么?    3、选择学习:你们是想先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孔子的资料呢?还是想先学课文,从课文了解孔子的为人呢?   二、 合作交流。  1 交流资料,了解历史背景。  课前,我们收集了一些有关孔子的资料,现在来开个小小交流会,让我们大家都来认识这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学生自由发言,注意不要重复人家的发言。)   2、整体感知,概括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    听录音读课文,听出哪些字词的读音跟你平时的朗读是不一样的,做上记号。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交流:     a出示词语,认读(重点正音“曲阜、日夜兼程、孔丘、仲尼、老聃):       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渊博、曲阜、洛阳、老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迎候、孔丘、仲尼、老聃     b课文中到底写了几个人?结合了解古代人的“姓”、“名”、“字”。)    c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体验。 1、你觉得孔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初说印象,不必求全求对,引导学生找课文中的有关句子来说明。)    2、学生默读课文,划出能看出孔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的句子。    3、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有关的句子,关键词语用红色表示。     (1)“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从这句话中,你认识到孔子有什么样的品行?引导学生理解“远近闻名、渊博”,引导学生感受“谦虚好学“的品质。     (2)“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感悟人物品行:不畏艰辛、求知若渴        你是从句子的哪些地方看出孔子的品格的?        感情朗读:读出孔子的不畏艰辛前往拜师的精神。        听音乐想象,孔子一路上会遇到哪些困难,他又是怎么样想的呢?(个人思考后小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