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八章第1节电子发现.ppt

发布:2020-02-26约1.25千字共3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返回 第1节 理解教材新知 把握 热点 考向 考向一 考向二 第十八章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应用创新演练 随堂基础巩固 课时跟踪训练 1.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 2.组成阴极射线的粒子——电子。 3.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 电子电荷量。 阴 极 射 线 [自学教材] 1.演示实验 如图18-1-1所示,真空玻璃管中K是金属板制成的 ,接感应线圈的负极,A是金属环制成的 ,接感应线圈的正极,接电源后,线圈会产生 的高电压加在两极间。可观察到玻璃壁上 及管中物体在玻璃壁上的 。 阴极 阳极 近万伏 淡淡的荧光 影子 2.阴极射线 荧光的实质是由于玻璃受到______发出的某种射线的撞击而引起的,这种射线被命名为____________。 阴极 阴极射线 图18-1-2 解析:由于阴极射线的本质是电子流,阴极射线方向向右,说明电子的运动方向向右,相当于存在向左的电流,利用左手定则,使电子所受洛伦兹力方向平行于纸面向上,可知磁场方向应为垂直于纸面向外,故C正确。 答案:C 电子的发现 [自学教材] 汤姆孙的探究方法及结论 (1)让阴极射线分别通过电场或磁场,根据 现象,证明它是 的粒子流并求出了其比荷。 (2)换用 的阴极做实验,所得 的数值都相同,是氢离子比荷的近 倍。证明这种粒子是构成各种物质的共同成分。 偏转 带负电 不同材料 比荷 两千 (3)结论: [重点诠释] 图18-1-3 图18-1-4 解析:密立根的油滴实验测出了电子的电量为1.6×10-19 C,并提出了电荷量子化的观点,因而A对,B错,C对;任何物体的电荷量都是e的整数倍,故D对。因此选B。 答案:B 对阴极射线的认识 图18-1-5 [思路点拨] 根据阴极射线的性质和左手定则进行判断。 [解析] 阴极射线是高速电子流,由左手定则判断可知,磁场垂直纸面向里,由安培定则可知,导线AB中的电流由B流向A,且改变AB中的电流方向时可以使电子束的轨迹往上偏。故选项B、C正确。 [答案] BC 例1中,通过施加匀强电场来实现射线往下偏,所加匀强电场的方向向哪?通过磁场或电场使射线偏转后,其电子的速度大小如何变化? 解析:要使射线往下偏,所加匀强电场的方向应向上。 通过磁场使射线偏转时,电子受到的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电子的速度大小不变;通过电场使射线偏转时,电场力对电子做正功,电子的速度增大。 答案:见解析 带电粒子比荷的测定 返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