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川教版(2019)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节《网络信息辨真伪》说课稿[001].docx

发布:2025-01-30约2.8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川教版(2019)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节《网络信息辨真伪》说课稿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川教版(2019)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节《网络信息辨真伪》

2.教学年级和班级:四年级

3.授课时间:[具体日期][具体时间段]

4.教学时数:1课时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学会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信息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基本的网络信息辨别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升他们在网络环境下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理解网络信息的特点,认识到信息真伪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网络信息的来源、内容和逻辑,形成独立判断。

3.学会运用有效的策略和方法,辨别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增强网络安全意识,自觉抵制虚假信息,传播正能量。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接触过基础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如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方法、搜索引擎的使用等。他们对网络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进行简单的信息检索。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四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于网络信息有较高的兴趣。他们在认知能力上有所提高,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分析和批判性思考。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风格各异,有的喜欢通过实践操作学习,有的则偏好听觉或视觉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理解复杂的信息来源和判断标准。

-在众多信息中筛选和识别关键信息。

-抵御虚假信息的诱惑,保持批判性思维。

-网络安全意识薄弱,可能不自觉地泄露个人信息或传播虚假信息。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案例研究引导学生思考。首先,通过讲授介绍网络信息辨真伪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其次,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网络环境中的信息辨别过程;再次,利用多媒体展示真实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信息真伪;最后,通过项目导向学习,让学生合作完成一个关于网络信息辨真伪的小项目,增强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利用PPT、网络资源和在线平台作为教学媒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提出问题“你们平时上网都遇到过哪些让人疑惑的信息?”来引发学生对网络信息真伪的兴趣。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学生在三年级学过的互联网基础知识,如搜索引擎的使用、网络的基本操作等,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

2.新课呈现(约25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介绍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讲解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方法和技巧,如检查信息来源、比对多方信息、核实事实等。

-举例说明:通过展示几个典型的网络信息案例,如假新闻、虚假广告等,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网络信息的真伪辨别。

-互动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析一个网络信息案例,讨论信息的真伪,并分享讨论成果。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在电脑上实际操作,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并尝试运用所学方法辨别信息的真伪。

-教师指导: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掌握辨别技巧。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网络信息辨真伪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网络安全。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利用网络查找一条新闻,分析其真伪,并撰写一篇短文,说明自己的判断过程和依据。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网络信息辨真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网络谣言的类型及其识别特征。

-网络安全的常识和自我保护技巧。

-国内外关于网络信息管理的法律法规。

-真实案例分析与讨论,包括虚假信息对社会和个人造成的影响。

-网络信息的伦理道德问题,如隐私保护、知识产权等。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在课后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文章,加深对网络信息辨真伪的理解。例如,可以阅读《网络信息的真相》、《网络谣言的识别与防范》等书籍。

-建议学生关注新闻媒体、官方发布的信息,学习如何从权威渠道获取信息,并对比分析不同来源的信息。

-建议学生参与网络信息安全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加入网络安全志愿者队伍,参与网络信息辟谣活动。

-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查阅关于网络信息管理的法律法规,了解法律对网络信息传播的规范。

-提供一些经典案例,如“塑料紫菜”、“棉花肉”等网络谣言案例,让学生分析谣言的传播途径、影响和识别方法。

-建议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模拟网络信息辨真伪的场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引导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