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中历史 专题3.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学科作业(衔接文班)人民版必修3.pdf
专题三第三课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
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
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B.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C.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D.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
2..李大钊说:“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也,……一为自
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艺术的,一
为科学的;一为精神的,一为物质的。”此话反映李大钊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是
A.各有特色B.扬中抑西C.无法相通D.扬西抑中
3.1929年5月4日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
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过火”思想指的是
A.民主和科学思想B.自由恋爱观C.马克思主义D.实业救国论
4.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
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
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材料中第二次反思得出的启示是
A.只引进西方技术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B.要用暴力革命方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C.要从根本上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D.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5.“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在于要不要
A.多解决一些具体问题B.多谈一些理想的主义
C..多研究一些具体问题D.用理想主义解决根本问题
6.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从一开始就具有的特点和优势是
A.在中国广泛传播B.注意同工人运动相结合
C..注意同知识分子相结合D.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论战
7.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最大功绩是
A.批判了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B.证明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C.推动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浪潮D.使中国人民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
8.下列作品体现了锐意进取的革命精神的有
①《科学社会主义》②《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③《再论问题与主义》④《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9.下列关于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思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思想界的强大潮流
B.各种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传入中国
C.先进的知识分子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D.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都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10.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思潮的主流,其直接原因在于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B.前期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五四运动冲击了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
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11.“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B·Lshevism这个字,虽为俄国人
1
所创造,但是他的精神,可是20世纪全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精神。所以B·Lshevism
的胜利,就是20世纪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