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寄生虫学38血吸虫.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六、流行与防治 1、 传染源: 粪中可排出血吸虫卵的人、牛、猪、狗等。 2、 传播途径:含血吸虫卵的粪便污染水源; 钉螺的存在; 接触疫水(4~11月份为主要感染季节)。 3、 易感人群:流行区儿童和青少年,非疫区人群。 4、 易感地带:阳性钉螺密度高和人群活动多的地方。 5、 流行区类型:平原水网型;山区丘陵型; 湖沼型。 6. 防治原则: 针对流行三个环节采取查、治、灭、 管、防等综合措施: 即查病治病 (消除人、畜传染源); 查螺灭螺和管理水粪 (切断传播途经); 健康教育 预防感染 (保护易感人群)。 方法有: 1)治疗药物----吡喹酮,对尾蚴和成虫有杀伤作 用,人畜同步化疗,40~60mg/Kg,顿服。 住院治疗 80mg~120mg/Kg 三日疗法。 对发热病人要同时用抗菌素。 2)预防药物:蒿甲醚 3)灭螺方法:重点在易感地带 药灭(用氯硝柳胺)对水生物有毒 环改(硬化、土埋),结合农田建设 水淹(养殖) 4)健康教育:开展血吸虫病防治知识宣传 5)管粪管水:粪便无害化处理;饮用井水和自来水 6)法规防治:防螺扩散、控制传染源(牛)等 健康教育 人群化疗 查 螺 查 病 治疗耕牛 灭 螺 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 思考题 2. 接触疫水后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在大便中查到虫卵? 3. 为观察疗效,在治疗后多长时候进行复查? 4 血吸虫免疫学检查阴性者是否可排除血吸虫感染? 5.血吸虫免疫学检查阳性者是否可确诊为血吸虫病? 6.为什么慢性和晚期病人粪便中较难查见血吸虫卵? 1. 感染血吸虫的方式有哪些? 冬季会感染血吸虫吗? 血吸虫感染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 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血吸虫病防治,取得了巨大成绩:治愈病人1100万;消灭钉螺面积114亿m2 ;166个县市达到消灭血吸虫病;大部分地方疫情降低。但目前疫情依然还很严重,并有不断扩大趋势。原因是? 4. 缺乏早期治疗(杀童虫)药物 3.反复感染机会多,感染后不能产生有效免疫力 在流行区,人体感染血吸虫较普遍,现有防治方法不能得到有效控制(8个省391个流行县市,还有113个县未控制流行,共104万病人,万头病牛,农民负担重); 3. 血吸虫保虫宿主(牛、猪等家畜)多 。 1.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分布面积大(钉螺为一生物种,不可灭净; 年年洪水造成钉螺扩散;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时钉螺面积扩大); 2. 灭螺药贵、污染环境;环改灭螺投资太大; 免疫诊断技术发展趋势 1、单抗将完全取代多抗:质均、重复、批生 2、用抗体的Fab’片断:去Fc干扰、提高特异性 3、双抗体夹心ELISA引入放大系统: 提高敏感性 4、发展双特异抗体、抗独特型抗体、重组抗 原、多肽抗原:将用于诊断。 5、定量技术发展:提高诊断和基础研究水平。 6、无损性检测(粪、尿、唾液等) 7、快速、简便方法进入家庭自我检测 8、自动化、标准化、操作程序化的发展 9、免疫诊断技术用途: 用于临床诊断和疗效考核; 评估现场防治效果; 测评疫苗接种效果; 预测发病的相关指标; 测试免疫力水平。 免疫诊断方法在现场应用 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敏感性:受试剂、感染度、感染期以及机体处于免 疫抑制/耐受等因素影响。 特异性:受试剂、其他寄生虫感染和其他疾病影响。 稳定性:受试剂及试剂保存不当等因素的影响(重复性) 此外,以上三者均受环境温度和操作不当的影响。 试剂来源质量; 严格操作规程; 平行阴阳对照; 同时多法检测; 单阳须作滴度; 弱阳追踪观察; 疗考需要半年; 结论要问临床。 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 努力提高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业务 素质以及加强工作责任感是关键。 似蚓蛔线虫(蛔虫) Ascuris lumbricoides 蛔虫寄生于小肠,致蛔虫病 犬弓首线虫(犬蛔虫):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