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第2讲.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重要通知 鉴于目前的出勤情况,特对课程的考核方式做如下调整: 卷面分仍然是100分。从第三次课(11月8日)开始,抽查考勤,缺勤一次扣10分。 望周知。 小孩玩的游戏“石头,剪子,布”,也是一种博弈。但是,这个博弈有一种有趣的特征,即给定一方的任何选择,另一方都有制胜对方的战略,所以,给定一方任何一个战略,对方都有制胜这个战略的战略,因而这个战略不是最优的。任何“纯战略”都不是最优的,纯战略是“石头,剪子,布”中的任何一个。 但是,我们知道,玩这个游戏是总是以对方不易猜出的随机方式出招。事实上,可以通过数学证明,当双方都以每个战略按1/3的概率出招时,达成一种双方都不愿改变这种概率分布的局面。这被称为“混合战略纳什均衡”,而这种以随机方式选择纯战略的博弈被称为“混合战略博弈”。 以混合战略博弈的概念,我们来看下面几个例子。 例子16田忌赛马新编 春秋战国时期,齐威王常与旗下大将田忌赛马。规则是:每次赛三局,每一局齐威王与田忌各出一匹马比赛奔跑速度。每一局中的胜者赢败方一千斤铜。田忌有上、中、下三匹马,而齐威王也有上、中、下三匹马。每次比赛,第一局田忌出上马,齐威王也出上马;第二局田忌出中马,齐威王也出中马;第三局,田忌出下马,齐威王也出下马。齐威王的上马比田忌的上马好,齐威王的中马也比田忌的中马好,齐威王的下马还是比田忌的下马好。于是,每次比赛的结果都是田忌连输三局。 田忌的谋士孙膑了解了田忌的困境后,就打听到这样一个消息:尽管齐威王的上、中、下三匹马都要比田忌的对应上、中、下三匹马好,但碰巧的是田忌的上马可胜齐威王的中马,田忌的中马可胜齐威王的下马。于是,孙膑为田忌献计:下一次比赛中第一局时田忌出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输一局,第二局田忌出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第三局田忌出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这样可连赢两局,最后净胜一千斤铜。田忌依计而行,果真赢回一千斤铜。 这个故事曾经被很多人当作博弈论的例子来演绎,但实际上这个故事与博弈论无关。博弈论会假定所有局中人都是理性的,不能假定一些局中人聪明而另一些局中人却是傻子。当田忌出下马时,齐威王最好的选择是出下马而不是上马。孙膑的计谋中假定齐威王是傻子,当田忌出下、上、中马时,他仍然按上、中、下马出,当然要输了。事实上,当田忌出下马时,齐威王应出下马,但齐威王出下马时,田忌不应出下马而是出中马,但此时齐威王又应出中马而不是下马了,……。这样,博弈不会有纯战略的均衡。 例子17 如果曹操与诸葛亮一样聪明:三国演义中的华容道博弈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在赤壁大战中一败涂地,率残兵败将向许都方向逃窜。诸葛亮命关羽率兵在途中阻截曹军。当时,第一批拦截大军是赵云率领的,第二批拦截大军是张飞带队的,第三批才是关羽率部伏击。由于曹军兵多将广,前二批伏击军不能逮住曹操,只是抢劫一些军械马匹之类。 待曹军冲过赵云、张飞两道关后,进入关羽的伏击地带。但是,当时关羽与曹操相遇的地方有两条道,一条是华容道,除此外还有另一条道。诸葛亮令关羽伏兵于华容道,并且要求关羽在华容道上点燃树枝冒出烟雾引曹操到来。当时关羽不解,问诸葛亮,“如果在伏兵之处点火,岂不令曹兵看见而改走另一条道逃脱?”诸荀亮叫关羽不要再问,只如此照办即可。 当曹操冲破赵云、张飞的阻截后,来到华容道前,看见华容道上静悄悄的,但有烟火萦绕。曹操大笑道:“孔明以为我会上他的当,故意叫人在华容道上点火让我走另一条道,而他却伏兵于这条道上好逮住我呢!我偏不上他的当!”于是,曹操令大军径直上华容道上而去,结果与关羽大军撞个正着。 曹操为何进了孔明的圈套呢?这里的道理是这样的:孔明知道曹操是聪明人,而聪明人见华容道上有烟火会认为华容道上有伏兵,于是会避开华容道而走另一条路。如果孔明令关羽在另一条路等着,曹操就被逮住了。但是,曹操不仅聪明,而且还聪明过人,他也知道孔明的如此盘算来诱他上钩,他偏不上当,知道点火的华容道上无人,孔明的队伍在另一条道上呢!于是他选择走华容道。 但是,依《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逻辑,孔明总是比曹操计高一筹,按博弈论的术语来说,就是孔明的理性程度要比曹操高上一阶。孔明也知道曹操知道孔明的打算,于是令关羽正好在点火的华容道上等着曹操。《三国演义》中的这个故事很可能是作者编造的,因为在《三国志》中并无这一情节。这里,罗贯中假设了曹操在智力上比孔明差一些,才有华容道上被关羽抓住,要不是关羽旧情难忘,曹操就死无葬身之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