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模块 经治史 第十一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学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一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考纲 课标要求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1)背景
①文化传统:文艺复兴以来,西欧国家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②历史教训:持续不断的冲突和战争激起欧洲人对欧洲统一的强烈愿望。③现实原因: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影响。
(2)过程①1951年,法、意、荷、比、卢和联邦德国六国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②1957年,六国签订了《罗马条约》。③1967年,欧共体成立,大大增强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④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⑤1999年,欧元正式问世。
(3)影响:欧盟在经济领域已经取得了突出成就,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5.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当今经济全球化有哪些表现?
(1)原因:①生产力与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②国际组织的推动;③两极格局的瓦解;④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建立;
(2)主要表现:
①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②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③资本的全球化,国际金融迅速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
④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化等;
⑤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课堂探究】
【探究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演变 1870-1914年间的
古典金本位时期 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1915-1945年间的
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纷纷停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 1945-1973年间的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成员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际货币格局。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1973年以后的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各国采用的汇率制度包括:单一货币盯住制度、一揽子盯住制度、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等。美元仍然充当着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角色。 二十世纪80年代中后期
货币区域化和美元化时期 一种新型单一货币联盟出现,具有透明性,节省信息和交易成本的优势。欧洲货币联盟即属此类。
注释:金本位就是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材料来源: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1)19世纪下半叶,英镑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试分析其有利条件。
英国建立和完善资产阶级代议制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拥有广阔市场。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2)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其形成对世界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历史背景:世界大战和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的教训。美国经济实力膨胀,取得国际金融主导权。英国经济遭战争破坏而相对衰落。
影响:确立了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促进世界贸易,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3)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从英镑到美元以及欧元的崛起,这一演变过程说明了什么?
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经济实力决定其货币的国际地位;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探究二】
材料一 虽然欧洲各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苏联的“势力扩张”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惑力。
——马文·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下卷
材料二 1967年,欧共体正式成立。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共体12国结成欧洲经济政治联盟。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除极少数成员外,大多数国家的“欧洲公民”开始使用欧元,并在6个月后彻底放弃本国货币。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从世界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来看,西欧国家关系变化呈现出什么特点?
原因:拥有共同的文化遗产;吸取战争教训;应对苏联“势力扩张”。
特点:由彼此斗争到联合对外。
(2)材料二反映了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的哪些显著特点?
从经济一体化到政治经济一体化;统一货币。
(3)欧盟的形成与发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两大趋势?你认为欧洲一体化有什么积极意义?
趋势: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意义: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的利益;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了世界多极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