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模块 经治史 第七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学案.doc

发布:2017-03-06约6.25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考点1 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最新考纲 课程标准 新航路的开辟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1、欧洲人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条件: 经过 1487年 迪亚士 欧洲到好望角 葡萄牙王室 1492年 哥伦布 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西班牙王室 1497年 达·伽马 欧洲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葡萄牙王室 1519~1522年 麦哲伦 完成了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返回欧洲的环球航行 西班牙王室 3、请从区域角度叙述一下新航路开辟影响 荷兰 西北欧的海域贸易、亚洲的远洋贸易和对“新大陆”的贸易 建立大型商业公司、发展银行信贷业、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 抢占殖民地 17世纪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 英国 在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占领殖民地和建立贸易公司 政府支持下的海盗掠夺 一系列的商业战争殖民掠夺 黑奴贸易 18世纪中后期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课堂探究】 【探究一】 问题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 明清时期的中国 世界市场 历史机遇 (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 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文本信息】 (1)表层信息: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 (2)深层信息:世界各地区文明的碰撞与交融。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第(1)问是开放性问题,答案可以有多种选择,但最佳的应是“偶然”与“必然”的结合。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偶然”指他最初的目的是向西航行到达亚洲(印度),到他死,他都不认为自己发现的是一块未知的新大陆。“必然”主要指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条件。第(2)问“发现美洲”主要体现的是以欧洲为世界的中心;而“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则是考查了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第(3)问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全球史观以及中国史和世界史的联系。 答案:(1)答案一:考生将哥伦布首航的结果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来思考。 观点:是偶然的。 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 (若答出其他理由,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 答案二:考生能将哥伦布远航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 观点:是必然的。 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 (若能概括地答出“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即可得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 答案三:考生能将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相结合,全面思考问题。 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理由:偶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一。 必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二。 (应明确答出“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的观点,若不表明观点,只列举理由,本小题最多得一半分。) (2)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 (若从“欧洲是主动的、优越的、先进的,美洲是被动的、落后的”角度回答,也可得分。) 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 (若有不同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写作思路示例: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打破了东西两半球之间的隔绝状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而明清时期的中国,没有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逐渐走向封闭,丧失了发展的历史机遇。 【探究二】 文明交流之路:各种文明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加强。 殖民掠夺之路: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和掠夺,导致东方从属西方。 思想震撼之路: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冲击了神学理论,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形成。 【课时练习】 1. “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 ) A.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 B.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 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 D.教会蜕变成殖民机构 答案:A 2.“历史宽恕了他,因为在玉米中保藏着大量的财富……其价值远远超过了所有的黄金。”“他”作出的主要贡献是( ) A.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 B.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 C.组建贸易公司,促进贸易发展 D.带回香料,丰富欧洲人的生活 答案:A 3.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