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21讲两次工业革命选择性考试模块版学案含解析.doc
PAGE
第21讲两次工业革命
[课标要求]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展的影响。
主干梳理认知拓展
圈地运动
1.含义
14-15世纪,在农奴制解体的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的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全部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
2.影响
圈地运动是英国历史进展的重大转折点。
(1)在经济上,圈地运动对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的进展产生深远影响,为资本主义进展供应了资本原始积存和自由劳动力。
(2)在社会层面上,圈地运动促进了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成为推动17世纪英国政治革命、工业革命的重要因素。
(3)总之,圈地运动在客观上推动了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促进了英国社会的进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1.背景
(1)政治前提:18世纪时,英国eq\x(\s\up1(01))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进展,社会稳定。
(2)经济条件
资本
殖民掠夺积存了大量的财宝
市场
宽敞的海外市场供应动力
劳动力
圈地运动供应劳动力
技术
eq\x(\s\up1(02))手工工场日益兴盛,生产技术进一步进展
(3)直接动力:市场的需求急剧扩大,推动生产技术革命。
2.过程
开头标志
18世纪60年月,哈格里夫斯制造“eq\x(\s\up1(03))珍妮机”
新阶段
1785年,eq\x(\s\up1(04))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完成
1840年前后,英国的eq\x(\s\up1(05))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领先完成工业革命
扩展
19世纪中期,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3.影响
(1)经济上
生产力
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
生产组织
eq\x(\s\up1(06))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经济结构
农业比重削减,工业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2)社会上
城乡结构
工业城市形成,eq\x(\s\up1(07))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阶级关系
形成eq\x(\s\up1(08))工业资产阶级和eq\x(\s\up1(09))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社会变革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了eq\x(\s\up1(10))资产阶级的统治
(3)思想上:工业革命后产生三大思潮: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三大潮流以不同的方式推动了现代民主政治的进展。
(4)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5)科技文化:促进自然科学和文艺的进展,如浪漫主义流派的消灭。
(6)消极影响
①无产阶级患病日益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贫富差距日益扩大,造成阶级冲突尖锐。
②亚非拉等落后地区加快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受到了日益严峻的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③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国家加强了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掠夺,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威逼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④生产不足被生产的相对过剩取代,工业革命后,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成为规律,随着生产力的进展,其破坏力越来越大,成为新的经济问题。
⑤工业革命制造的强大生产力也造就了强大的军工企业,再加上世界市场的形成,战斗的破坏力更加巨大,两次世界大战都严峻威逼了人类的生存,使人类更加珍爱和平。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2.途径: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
4.影响: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攫取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eq\x(\s\up1(04))生产方式,转变着世界的面貌。
其次次工业革命
eq\a\vs4\al\co1(1.前提和,条件)eq\b\lc\{\rc\(\a\vs4\al\co1(?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经济快速进展。,?3?理论基础:自然科学争论取得重大突破。))
2.成就
eq\a\vs4\al\co1(?1?电的广,泛使用)eq\b\lc\{\rc\(\a\vs4\al\co1(①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x(\s\up1(01))发电机成功。,②19世纪70年月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③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新的交通工具eq\x(\s\up1(02))汽车和eq\x(\s\up1(03))飞机。
(3)化学工业的进展令人瞩目。
(4)科学技术推动了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世界市场的进一步进展
[教材拾遗]英国开展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
当时英国爱护私人产权,包括爱护专利,鼓舞制造制造。很多地主圈占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