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2-专题三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第1课时)-作业.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单元 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
第1课时 简单有机物的合成
1.如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可与碳酸钠反应
C.能发生酯化反应
D.能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 B
解析 该有机物为乙醇,不可与Na2CO3反应。
2.用乙炔(CH≡CH)为原料制取CH2Br—CHBrCl,可行的反应途径是( )
A.先加Cl2,再加Br2
B.先加Cl2,再加HBr
C.先加HCl,再加HBr
D.先加HCl,再加Br2
答案 D
解析 CH≡CH与HCl反应可以生成CH2==CHCl,再与Br2加成即可生成目标产物CH2Br—CHBrCl。
3.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世界上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的有机玻璃的单体,制取该单体的旧法合成的反应是
+CH3OH+H2SO4―→+NH4HSO4
90年代开始的新法合成的反应是CH3C≡CH+CO+CH3OH 。与旧法比较,新法的优点是( )
A.原料无爆炸危险
B.原料都是无毒物质
C.没有副产物,原料利用率高
D.对设备腐蚀性较大
答案 C
解析 新法的原料中有可燃性气体CO,不能说“原料无爆炸危险”,A说法错误;CO有毒,所以不能说“原料都是无毒物质”,B说法错误;由新法的化学方程式看,产物只写了一种,而旧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中,产物有两种,可推知新法的优点是“没有副产物,原料利用率高”,故C说法正确。对比三个化学方程式,可知新法的原料中没有HCN和H2SO4,故对设备腐蚀性较小,所以D说法错误。
4.已知,有机化合物A只由C、H两种元素组成且能使溴水褪色,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A、B、C、D、E有如下关系:
则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鉴别A和甲烷可选择使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D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羧基,利用D物质可以清除水壶中的水垢
C.物质C的结构简式为CH3CHO,E的名称为乙酸乙酯
D.B+D―→E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CH3COOC2H5
答案 D
解析 从题意可知A为乙烯,根据框图提示,B为乙醇,C为乙醛,D为乙酸,乙醇和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即为E
物质。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烷不可以,A选项正确;醋酸的官能团为羧基,可以与水垢的主要成分反应,B选项正确;C选项表述正确;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CH3COOC2H5+H2O,D选项错误。
5.某同学以A、C为原料合成有机物E,其中A为一种烃,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1)写出反应①④的反应类型:①________;④________。
(2)写出A、B、C、D的结构简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3)写出反应 ①③④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加成反应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2)CH3CH===CH2 CH3CH2CH2OH
(3)CH3CH===CH2+H2OCH3CH2CH2OH
+O2
+CH3CH2CH2OH +H2O
解析 E是酯类物质,则合成E的有机物应是和CH3CH2CH2OH(B),B由A与H2O反应制得,则A为CH3CH===CH2。C经过两次催化氧化得到,可知C为,D为。
[基础过关]
题组一 有机物结构与反应类型
1.下列化合物中既易发生取代反应,也可发生加成反应,还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
A.乙烷 B.乙醇
C.丙烯 D.苯
答案 C
解析 能发生加成反应说明分子结构中有不饱和键,可排除A、B两项;而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可排除D项;丙烯中有类似甲烷、乙烯的结构,所以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绿色化学”要求在化工合成过程中,目标产物对反应物的原子利用率达到100%,下列有机反应类型最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取代反应 B.氧化反应
C.缩聚反应 D.加聚反应
答案 D
解析 无机反应中的化合反应,有机反应中的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其反应物的原子全部变成目标产物,原子利用率都为100%,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3.请预测有机物丙烯酸(CH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