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说课稿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docx
第18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说课稿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18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说课稿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本章节内容为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18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主要包括微生物的种类、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微生物的多样性和重要性,认识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的观察与探究能力,通过实验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和习性。
2.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认识微生物。
3.增强学生的生物科学知识,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4.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认识到保护微生物多样性和合理利用微生物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明确微生物的种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重点讲解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如分解者、生产者等。
-探讨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强调微生物在食品发酵、医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以及微生物可能引起的疾病和食品安全问题。
2.教学难点
-微生物的观察与实验操作:难点在于微生物个体微小,难以直接观察,需要通过显微镜等工具进行观察,并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
-微生物的分类与特征比较:难点在于微生物种类繁多,分类复杂,学生需要理解不同微生物的特征差异,并能进行有效的比较分析。
-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理解:难点在于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复杂作用,学生需要理解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拥有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教材,以备查阅。
2.辅助材料:准备与微生物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
3.实验器材:准备显微镜、培养皿、无菌操作工具等实验器材,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安排实验操作台,确保学生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5分钟)
-情境创设:展示一张生态系统的图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张图片中都有哪些生物?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提出问题:“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联系?”
-激发兴趣:通过提问和展示,激发学生对微生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讲授新课(20分钟)
1.微生物的种类(5分钟)
-介绍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如个体微小、种类繁多等。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微生物的形态,如细菌、真菌、病毒等。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微生物的特点,总结出微生物的种类。
2.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0分钟)
-讲解微生物作为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
-通过实例分析微生物如何参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学生活动:模拟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加深理解。
3.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5分钟)
-介绍微生物在食品发酵、医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讨论微生物可能引起的疾病和食品安全问题。
-学生讨论:微生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总结出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巩固练习(10分钟)
-练习题:发放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练习中的难点进行讲解,确保理解。
课堂提问(5分钟)
-针对讲授新课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和总结。
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针对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点。
-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创新教学环节(5分钟)
-实验演示:进行微生物培养实验,展示微生物的生长过程。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教学双边互动(5分钟)
-学生提问:鼓励学生提问,教师针对问题进行解答和拓展。
-教师提问: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促进师生互动。
-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拓展活动:布置课后拓展作业,如调查微生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总用时:45分钟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微生物的奇妙世界》:介绍微生物的基本知识,包括它们的形态、分类、分布和作用。
-《微生物与人类生活》:探讨微生物在食品加工、医药、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和影响。
-《微生物与生态平衡》:分析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