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人教s版第十册第课《海豚救人》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海豚救人》教学设计
宁都县田埠中心小学 张彩凤
一.教材分析
《海豚救人》是人教S版第十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先举了三个真实事例介绍海豚救人的现象,然后说明了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作者以生动的笔墨展现了动物世界是神秘的、有趣的,告诉人们,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人类应该和动物和谐相处,从而激发人们保护动物、爱护动物的意识。
这是一篇说明文,采用了举例子、列数字、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表达方法。
二.学生分析
《海豚救人》这篇课文,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并非一篇难懂的课文,孩子们对这篇课文中的主人公——海豚,一定都非常喜爱,也应该从电视上、书本上或网上了解了不少关于海豚的知识。学生对本课的内容会很感兴趣。海豚救人的故事学生可能听说过,但是原因就未必清楚了,所以学生会觉得课文内容新鲜而有趣,阅读的兴致较高。
三.教学设计理念
《海豚救人》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作为阅读教学的载体之一,它在一个教学单元中的定位、目标以及阅读方法等,是有别于精读课文的。略读课文应是“教”略“学”不略,教师的“教”要尽量地“略”,学生的“学”要尽量地“丰”,以求最大限度地扩张课堂,拓展课文,促进学生的语文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四、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海豚是人类的好朋友,人们应该对它们充满爱心,与动物和谐相处,受到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教育。
知识目标:认识本课3个生字。了解海豚是怎样救人,为什么能够救人的。领会作者运用的表达方法,体会重点句统领全文,承上启下的过渡和照应的作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说明事理的表达方法,并能够正确运用各种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掌握说明事理的表达方法。
难点:掌握新的表达方法。会运用各种表达方法。
五、课前准备
相关课件
六、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看过海豚的表演吗?谁想告诉大家,你对海豚的了解?(出示有关图片)(海豚不仅具有高超的表演技能,而且还是一名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这位救生员是怎样救人于危难之际的,我想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后你就会知道了) 。
1、(板书课题:海豚救人)学生齐读课题。
2、同学们看见过海豚精彩的表演,为它高超的本领所叹服。可你们知道吗?海豚还被称为“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呢!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了解些什么?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4、教师出示(问题):
(1)海豚怎样救人?
(2)海豚救人的故事?
(3)海豚为什么会救人?
(4)想知道海豚是怎样的一种动物?
过渡:课后的练习中也提到了同学们想知道的一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检查读书情况。
3.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哪些段落讲了海豚救人的故事?哪些段落讲海豚救人的原因?
4.学生分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自主、合作、探究)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刚才哪个小组的同学采用记者采访的形式学习课文的?
(汇报海豚怎样救人、为什么会救人。师生评价)学生讲,教师将海豚救人的三个事例列表归纳。
时 间 地 点 人 物 救人经过 1966 太平洋 韩国10名船员 一群、沉、游、抬、驮、甩 1972 海面上 南非一位姑娘 两头、赶跑、护送 1992 大西洋 印尼货轮两名船员 一群、托、并肩游 点拨:教师指导,看看能从表格中发现什么。例如海豚救人是不分时间、地点、集体的救人行动等等。抓住有价值的句子带领全班感悟,美美地品读,感受海豚救人及时、动作灵巧、聪明伶俐。 2.海豚这么棒,你们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我们的海豚呢?请你们上台把这些词语板书出来。
3.殊途同归,融汇理解。
① 出示句子:海豚救人的美德,来源于海豚对其子女的“照料天性”。 ② 读中感悟:海豚照料子女的天性是怎样转变为救人的行为呢? ③ 生用书中的语言组织表达。 ④ 师小结:海豚出于母爱,照料幼豚浮出水面呼吸,年深日久。这种母爱得到了升华,成了一种见义勇为的救人行为。让我们一齐读读第7自然段,体会体会吧!
(四)、激发情感,升华认识 1、师述:这一路学来,我们逐渐了解海豚,它会表演,能救人,会领航,老师忍不住想对它们说:“海豚,你们这群可爱的海中精灵,你们永远是我们的好朋友!”同学们,你们又想对海豚说些什么呢?同桌之间说一说吧! 2、请若干学生畅所欲言。 3、师点拨:是啊!海豚爱人类,我们也爱海豚啊!正如同学们所说,我们应该富有爱心,保护地球,让海豚救人的美丽源远流传,让人类与动物友好相处的故事绵延不绝! 4、课内走向课外,激励学生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