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实 验 报 告
专业名称 软件工程
课程名称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结构
项目名称 系统总线和具有基本输入输出的总线
接口试验
班 级 软件工程(2)班
学 号 1304092013
姓 名 李荟繁
同组人员 无
实验日期 2015.4.28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试验目的:1.理解总线的概念及其特性
2.掌握总线的功能和应用
实验逻辑原理图与分析
2.1 画实验逻辑原理图
2.2 逻辑原理图分析
(所应用单板机内部资源及外围接口芯片的核心分析)
实验所用总线传输实验框图 如图所示,它将几种不同的设备挂至总线上,有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寄存器。 这些设备都需要有三态输出控制,按照传输要求恰当有序的控制它们,就可实现总线信息传输。
三、 数据通路图及分析 (画出数据通路图并作出分析)
将IN单元K7置为1,关闭 R0寄存器的输出;K6置为1,打开 R0寄存 器的输入;WR、RD、IOM 分别置为0、1、1,对 IN单元进行读操作;LDAR 置为0,不
将数据总线的数打入地址寄存器。
将IN单元或其他数值)。K7置为1,关闭 R0寄存器的输出;K6置为0, 关闭R0寄存器的输入;WR、RD、IOM分别置为0、1、1,对 IN单元进行读操作;LDAR 置为1,将数据总线的数打入地址寄存器。
先将WR、RD、IOM分别置为1、0、0,对存储器进行写操作;再把K7置为0,打开 R0寄存器的输出;K6置为0,关闭 R0寄存器的输入; LDAR置为0,不将数据总线的数 打入地址寄存器。
将 IN 单元置或其他数值),K7 置为 1,关闭 R0 寄存器的输出;K6 置为 0,关闭R0寄存器的输入;WR、RD、IOM分别置为0、 1、 1,对IN单元进行读操作;LDAR 置为1,不将数据总线的数打入地址寄存器。 将K7置为1,关闭 R0寄存器的输出;K6置为1,打开 R0寄存器的输入;WR、RD、 IOM分别置为0、1、0,对存储器进行读操作;LDAR置为0,不将数据总线的数打入地址寄存器。
先将WR、RD、IOM分别置为1、0、1,对OUT单元进行写操作;再将 K7置为0, 打开R0寄存器的输出;K6置为0,关闭 R0寄存器的输入; LDAR置为0,不将数据总线 的数打入地址寄存器。
四、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
4.1 实验结果数据
① 输入设备将一个数打入R0 寄存器。
② 输入设备将另一个数打入地址寄存器。
③ 将R0 寄存器中的数写入到当前地址的存储器中。
④ 将当前地址的存储器中的数用LED 数码管显示。
本次实验就是先对IN单元进行读操作,将数据11H读至数据总线中,再把数据总线中的数据11H进入RO寄存器中。再通过IN单元给地址单元编号01H,置数01H经由数据总线读入AR中,由地址寄存器进行寻址,经地址总线找到位于RAM的01H单元的地址。然后将RO中的数据读出由数据总线输入RAM中的01H单元的地址中。再通过IN单元置数01H,将数01H经由数据总线读入AR中,由地址寄存器进行寻址,经地址总线找到位于RAM的01H地址,此时开始读RAM,将01H地址中的数据读出由数据总线输入RO寄存器中。最后将RO寄存器中的内容读出,输入LED输出设备显示出来。
五、实验问题分析、思考题与小结
问题分析:试验中接线比较繁琐,注意接线时接线的正确,还有测试数据时要注意操作顺序。
思考题:
IN_B=1、LDRO=1 实现了什么数据通路?
IN_B=1实现IN单元的数据输入,LDR0=1打开RO寄存器的输入。实现数据从IN单元到RO寄存器的数据通路。
如何实现RO→BUS→M)的数据通路?
将IN单元置K7置为0,K6置为0,关闭RO寄存器的输入、输出;WR、RD、IOM分别置为0、1、1,对IN单元进行读操作;LDAR置为1,将数据总线的数20H打入到地址寄存器。再将WR、RD、IOM分别设置为1、0、0,对存储器进行写操作;再把K7置为0,K6置为0,LDAR置为0即可。
实验报告分析评价
课程名称 班 级 实验名称 时 间 实验报告情况分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