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双减”后实验小学“一校一案”落实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docx

发布:2024-10-16约1.4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双减”后实验小学“一校一案”落实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一、方案目标与范围

1.1目标

本方案旨在根据“双减”政策的要求,确保实验小学有效落实课后服务工作,以满足学生课后学习和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具体目标包括:

-提高学生课后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增加家长对学校课后服务的满意度。

-确保课后服务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相结合,促进全面素质教育。

1.2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实验小学的所有年级,涵盖课后服务的内容、形式、管理及评价等方面,确保方案具有可执行性和可持续性。

二、现状与需求分析

2.1现状分析

-学生需求:根据问卷调查,约70%的学生希望在课后有更多的学习和活动机会,尤其是在科学、艺术和体育方面。

-家长需求:约65%的家长表示希望学校能提供丰富的课后服务,以减轻家庭负担。

-教师资源:学校现有教师资源充足,但部分教师在课后服务方面缺乏系统培训。

2.2需求分析

-课程内容:需要增加课后服务的课程多样性,包括学科辅导、兴趣小组、体育活动等。

-服务时间:课后服务时间需灵活安排,建议在放学后至18:00之间。

-服务形式:可以采用小组活动、项目式学习等多种形式,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实施步骤与操作指南

3.1制定课后服务内容

-基础学科辅导:提供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的辅导课程,保证每周不少于2次,每次1小时。

-兴趣拓展课程:设立艺术、科学、体育等兴趣小组,每周至少开设1次,确保学生在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活动,帮助学生调节情绪、增强心理素质。

3.2课程设置与师资配置

-课程设置:根据学生需求和兴趣,制定每学期的课后服务课程表,并通过校园网和家长微信群发布。

-师资配置:依托现有教师资源,鼓励教师自愿参与课后服务,对参与教师给予适当的课时补贴。

3.3课后服务管理

-管理机构:成立课后服务管理委员会,由校长、教务主任、心理老师及家长代表组成,负责课后服务的整体规划与管理。

-参与登记:学生参加课后服务需提前进行登记,确保每次活动的参与人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4评估与反馈

-定期评估:每学期进行一次课后服务的效果评估,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形成评估报告。

-持续改进: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优化课后服务内容和形式,确保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

四、具体数据与预算

4.1预算

-教师补贴:根据每位教师参与的课后服务时数,预计每学期预算为30000元。

-课程材料费:根据不同课程的需求,预计每学期预算为10000元。

-活动场地及设施费用:预计每学期预算为5000元。

4.2数据支持

-参与数据:通过学校数据库,跟踪每项活动的参与人数,预计每学期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人数将达到300人次。

-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期望家长和学生的满意度达到85%以上。

五、可持续性措施

5.1培训与发展

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课后服务能力和专业素养,确保服务质量的稳定。

5.2家校联动

建立家长委员会,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听取家长的建议和反馈,增强家校合作,共同推动课后服务的发展。

5.3资源整合

积极争取社会资源,邀请社会组织、企业等合作,丰富课后服务内容,降低学校的运营成本。

六、总结

通过制定本方案,实验小学将以“双减”政策为引导,全面提升课后服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学习环境。通过系统的实施步骤与操作指南,确保方案的可执行性和可持续性,最终实现学校、学生及家庭的三方共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