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要点解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Re≤1,边界没有分离,圆柱表面前后、上下流动对称,且为层流 3~5<Re<30~40,圆柱背流面发生边界层分离,且形成对称稳定的旋涡区。 30~40<Re<60~90,圆柱背流面分离去逐渐变宽,对称的稳定漩涡区出现摆动。 60~90<Re<1.5×105,圆柱背流面漩涡交替脱落,形成两排向下游运动的涡列。 圆柱后部发生的流动分离形成一对旋涡——“猫眼” * 粘滞性 相对运动 物理性质—— 产生水流阻力 损耗机械能hw 水头损失的物理概念及其分类 水头损失的分类 沿程水头损失hf 局部水头损失hj 某一流段的总水头损失: 各分段的沿程水头损失的总和 各种局部水头损失的总和 流体与边界 或流体内部 —— 理想液体 流线 实际液体 流线 流速分布 流速分布 切应力τ 切应力τ 切应力τ 沿程水头损失 沿程水头损失 局部水头损失 流速分布 流速分布 雷诺试验 lgV lghf O 流速由小至大 流速由大至小 θ1 θ2 颜色水 颜色水 颜色水 颜色水 上临界流速 (变化较大) 下临界流速(较稳定) 层流 过度 紊流 hf 液体运动的两种流态 雷诺试验 ——揭示了水流运动具有层流与紊流两种流态。 当流速较小时,各流层的液体质点是有条不紊地运动,互不混杂,这种型态的流动叫做层流。 当流速较大,各流层的液体质点形成涡体,在流动过程中,互相混掺,这种型态的流动叫做紊流。 层流与紊流的判别 (下)临界雷诺数 雷诺数 或 若ReRek,水流为层流, 若ReRek,水流为紊流, 特征长度,对于明渠无压流动,其特征长度为 【例5-1】水温为T=15℃,管径为20mm的输水管,水流平均流速为8.0cm/s,试确定管中水流形态,若水温不变,求水流形态转化时的临界流速?若水流平均流速不变,求水流形态转化时的临界水温是多少? 解:⑴已知水温T=15℃,查表得运动粘滞系数ν=0.0114cm2/s,则水流雷诺数为 因此,水流为层流。 ⑵选取临界雷诺数Rek=2000,计算临界流速 即,水温不变时v增大到11.4cm/s时水流状态由层流转变为紊流。如果流速不变,水流从层流转变为紊流则必需减小ν,同样选取Rek=2000 均匀流的基本方程式 1 1 2 2 L α O O Z1 Z2 列流动方向的平衡方程式: FP1=Ap1 τ0 τ0 G=ρgAL FP2=Ap2 两边同除以ρgA ,整理得: 改写为: 列1-1和2-2断面的能量方程: 整理得: 量纲分析 圆管中 沿程阻力系数 1 1 2 2 L α O O Z1 Z2 或 意义:圆管均匀流,过流断面上的切应力呈直线分布,管壁处最大,管轴处最小,切应力为零。此式无压、有压均匀流均适用。 对于明渠均匀流 r Y为流层距渠底的距离 达西公式,是均匀流沿程水头损失的普遍计算式,对于有压管流和明渠流、层流和紊流都适用。但不适用于管路进出口附近。 【例5-2】输油管d=250mm,管长l=200m,测得管壁切应力τ0=40N/m2,试求⑴在200m管长的水头损失;⑵在圆管半径r=100mm处的切应力。 解:⑴ ⑵ r u r0 圆环表面的切应力: 又因为 积分整理得 当r=r0时,u=0,代入上式得 层流流速分布为 抛物型流速分布 r r0 dr y 所以 整理得 层流运动 流速分布: 断面平均流速: 即: 或: 代入u整理得 沿程水头损失: 沿程阻力系数: 层流运动时,圆管中的沿程水头损失与管流的平均速度的一次方成正比。与雷诺实验结果一致。 现在将沿程水头损失写成达西公式的形式: 沿程阻力系数λ与Re成反比,与管壁粗糙度无关。 紊流形成过程的分析 选定流层 流速分布曲线 τ τ 干扰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升力 涡 体 紊流形成条件 涡体的产生 雷诺数达到一定的数值 紊流特征 运动要素的脉动现象 ——瞬时运动要素(如流速、压强等)随时间发生波动的现象 图示 紊流产生附加切应力 由相邻两流层间时间平均流速相对运动所产生的粘滞切应力 纯粹由脉动流速所产生的附加切应力 紊流粘性底层 ——在紊流中紧靠固体边界附近,有一极薄的层流层,其中粘滞切应力起主导作用,而由脉动引起的附加切应力很小,该层流叫做粘性底层。 图示 粘性底层虽然很薄,但对紊流的流动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粘性底层对紊流沿程阻力规律的研究有重大意义。 质点运动特征: 液体质点互相混掺、碰撞,杂乱无章地运动着 前进 A 紊流 紊流的脉动现象 t ux O t ux O 或 (时均)恒定流 (时均)非恒定流 为什么? 返回 紊流的粘性底层 粘性底层δ0 紊流流核 粘性底层厚度 可见,δ0随雷诺数的增加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