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水流阻力和水头损失要点解析.ppt

发布:2016-11-10约9.8千字共1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边界层分离后,圆柱下游面的压强显著降低并在分离点后形成负压区。圆柱上、下游面压强沿水流方向的合力指向下游,形成了压差阻力。 V ω:为物体垂直于流动方向的投影面积; 设一个圆球在无限的流体中做均匀的直线运动,若Re很小,则质点加速度引起的惯性力可以忽略,其结果为: 5-9 绕流阻力 1726年牛顿提出绕流阻力公式为: u0:为不受物体影响时的流体速度; CD:阻力系数; (摩擦阻力和压差阻力之和) 将②式写成①的形式: 上式只适用于Re<1.0的情况。 例:求固体颗粒在净水中的沉速。 解:均匀下沉时: 重力 阻力+浮力 上式只适用于Re<1.0的情况。 第五章 习题课 例1 应用细管式粘度计测定油的粘度, 已知细管直径d 6mm,测量段长L 2m。实测油的流量Q 77cm3/s,水银压差计的读值 hp 30cm,油的密度ρ 900Kg/m3。 试求油的运动粘度ν和动力粘度μ。 解: 在1、2断面列伯努力方程 设为层流 校核流态: <2300 层流,计算成立。 例2 H L d 水箱中的水通过等直径的垂直管道向大气流出。如水箱的水深为H,管道直径为d,管长为L,沿程阻力系数为λ,局部阻力系数为ξ,试问在什么条件下,流量随管长的增加而减少? 解:在出口和水箱自由液面列伯努力方程 流量随管长的增加而减少,流速也随管长的增加而减少。 当 < 时 流速随管长的增加而减少 < 解得: > 例3 有方圆两条自然粗糙有压管,其断面尺寸如图所示,若通过的流量Q和动力粘性系数μ均相等,其相对粗糙度 Δ/d也相等,当两管中的水流均为层流向紊流的过渡区时,试分析哪一根管中的沿程阻力系数更大。 1m 1m d 1m 同济大学(99) 解: 在层流向紊流过渡区,λ与相对粗糙度无关, Re大则λ大 方管 圆管 > 圆管的λ大 例4 水从直径d、长L的铅垂管路流入大气中,水箱中的液面高为h,管路的局部阻力可以忽略,其沿程阻力系数为λ,试求: (1)管路起始断面A处的压强? (2)h等于多少,可使A点压强为大气压? (3)试求管中的平均速度? (4)h等于多少,可使管中流量与L无关? (5)如果d 4cm,L 5m,h 1m,λ=0.04 , 试求A点(即x=0)及x=1、2、3、4m 处的压强。 解: (1)设A断面上的压强为pA,对液面及A断面列伯努利方程式,则 即 a 对A断面和管出口断面列伯努力方程,再将上式 代入,则 b 得 (2) A处压强为大气压,即pA表压强为零,于是由上式可得 (3) 用(a)式和(b)式联立,消去 (4) 要使Q与L无关,则必根号中 得 (5) 解得 右端方括号中的两项都等于零 * * * * * * * * * * * * * * * a b c d e f Ⅰ Ⅱ Ⅲ Ⅳ Ⅴ 说明: 第Ⅰ区:层流区(ab线) Re<2300 (相当于lgRe 3.3) 相对粗糙度对水流阻力(λ)无影响。 第Ⅱ区:从层流向紊流的过渡区(不规则)与雷诺数有关,生产上不考虑 第Ⅲ区:光滑区( cd线) Re<105 此时流动已属紊流型态,但管壁附近的粘性底层还比较厚,能遮住△,λ与Δ无关。 第Ⅳ区:光滑区向粗糙区过渡 粘性底层已部分遭到破坏,△对流动起了作用 第Ⅴ区:粗糙区(或阻力平方区),λ与V2成比例 尼古拉兹实验的主要贡献:把求紊流损失的计算转化 成阻力系数的计算。 适用于 > 在层流区和紊流光滑区,工业管道和人工粗糙管虽然粗糙不同,但都为粘性底层掩盖,对紊流核心无影响。 实验证明,人工粗糙管的公式也适用于工业管道。 在紊流粗糙区,无论是人工管道,还是工业管道,由于粗糙面完全暴露在紊流中,其水头损失的变化规律也是一致的。 因此,人工粗糙管的公式有可能用于工业管道。 问题是如何确定式中的 值。为解决此问题,以尼古拉兹实验采用的人工粗糙为度量标准,把工业管道的粗糙折算成人工粗糙,这样便提出了当量粗糙的概念。 二、工业管道的实验曲线和 值的计算公式 常用工业管道的当量粗糙度可查表得到。 在紊流过渡区,工业管道实验曲线和尼古拉兹试验曲线存在较大差异。这表现在工业管道实验曲线的过渡区在较小 的下就偏离光滑曲线,且随着 的增加平滑下降,而尼古拉兹试验曲线则存在着上升部分。 把直径相同、紊流粗糙区 值相等的人工粗糙管的粗糙度 定义为该管材工业管道的当量粗糙。就是以工业管道紊流粗糙区实测的 值,代入尼古拉兹粗糙管公式,反算得到的 。可见工业管道的当量粗糙是按沿程损失的效果相同,得出的折算高度,它反映了糙粒各种因素对的综合影响。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两种管道粗糙均匀性的不同。在工业管道中,粗糙是不均匀的。当层流底层比当量粗糙高度还要大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