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飞向蓝天的恐龙》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docx
6《飞向蓝天的恐龙》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6《飞向蓝天的恐龙》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
《飞向蓝天的恐龙》是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课。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恐龙灭绝后,鸟类是如何进化而来的。课文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恐龙向鸟类进化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知识,同时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具体内容包括:
1.恐龙在地球上的统治地位及其突然消失。
2.鸟类的起源和恐龙与鸟类之间的相似之处。
3.鸟类的进化过程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4.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语言素养:通过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2.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恐龙向鸟类进化的科学知识,提升科学思维能力。
3.思维素养:训练学生通过课文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分析鸟类进化的原因和过程,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4.文化素养:通过学习课文,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的尊重,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
-理解课文内容:学生需要掌握课文讲述的恐龙向鸟类进化的过程,包括恐龙的灭绝和鸟类的起源。
举例:通过讲解恐龙的生活习性和鸟类的外貌特征,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恐龙的羽毛是如何演变成鸟类的羽毛”这一核心内容。
-体会作者表达:学生需要学习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作者如何生动地描绘进化过程。
举例:分析课文中的“恐龙的翅膀,就像是一把打开的天空之窗”这样的句子,让学生感受作者的表达魅力。
2.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主要包括:
-科学概念的理解:学生可能难以理解鸟类进化过程中的科学原理,如羽毛的演变、飞行能力的形成等。
举例: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恐龙的羽毛是如何逐步演变为适合飞行的羽毛”这一复杂过程,可以通过展示恐龙和鸟类的化石对比,以及羽毛的演化图解,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
-语言表达的转化:学生可能不擅长将课文中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重新表达,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举例:难点在于让学生将“恐龙的爪子变成了鸟类的脚”这样的描述,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教学方法与策略
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策略:
1.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师通过讲授法介绍恐龙向鸟类进化的基本概念和过程,随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疑问,促进学生的思维交流和深度学习。
2.角色扮演:设计模拟恐龙进化为鸟类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扮演中体验进化的过程,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直观感受。
3.教学媒体使用:利用多媒体展示恐龙和鸟类的图片、视频资料,以及进化过程的动画,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进化过程中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非常有趣的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你们听说过恐龙吗?谁能告诉我恐龙是什么样的生物?
2.恐龙曾经统治着地球,但它们在很久以前就灭绝了。不过,有一种生物,它们被认为是恐龙的后代,那就是鸟类。那么,鸟类究竟是如何从恐龙进化而来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课文阅读与理解
1.请同学们先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遇到不懂得地方可以做上标记。
2.现在,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们在阅读中的发现和疑问。
-生1:我发现课文开头提到了恐龙在地球上的统治地位。
-生2:我对课文中的“恐龙的羽毛是如何演变成鸟类的羽毛”这句话不太理解。
3.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关键词汇。
三、课文内容探究
1.探究恐龙的灭绝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吗?
-生回答:可能是地球环境的变化、天体撞击等。
-教师总结:恐龙灭绝后,一些恐龙的羽毛和翅膀逐渐演变成了适合飞行的结构。
2.探究鸟类的起源
-教师展示多媒体资料,展示恐龙和鸟类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找出恐龙和鸟类之间的相似之处吗?
-生回答:恐龙和鸟类都有羽毛、翅膀等。
-教师总结:鸟类是从恐龙中进化而来的,它们保留了一些恐龙的特征,但也有了新的适应飞行的特点。
3.探究鸟类进化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进化树”图,讲解鸟类进化的过程。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描述一下鸟类进化的过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