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遗传课件.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酵母菌遗传;酵母菌概述;;第一节 酵母菌的基因组和染色体一、酵母菌的基因组;第一节 酵母菌的基因组和染色体;1.着丝粒;1.着丝粒;2.端粒;在大多数生物中,端粒DNA的旁边还常含有由中等重复序列组成的DNA。
在酵母中,与端粒相连的DNA有两类:;;(1) 自主复制序列ARS的结构
酿酒酵母中,ARS是长度为100~200bp、富含 A T 的DNA片段。
根据其在质粒中的稳定性,可分为三个结构域:其中A和B最为重要;(2)ARS-结合蛋白
酿酒酵母复制的起始可能是通过蛋白质与ARS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
与ARS结合的蛋白有六种,分子质量分别:120kD、72kD、62kD、57kD、53kD和50KD,这些蛋白以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并与ACS结合,这种蛋白质复合体称为起始识别复合物(ORC)。
ORC与A区结合,也与B区结合。另外,Abflp也是一种主要的ARS结合的蛋白,能提高复制效率。;;第二节 酵母线粒体基因组及其遗传;(二)酵母线粒体基因组的物理图谱及其特点;第三节 酵母菌中的质粒;1.特征:质粒上有两个600bp长的反向重复序列(IR),这两个IR中间由一个大单一区域和小单一区域所间隔。
2.在两个IR上各有一个FRT(专一性重组位点),由于这两个FRT间的相互重组,产生A型和B型两种互变异构型的混合质粒。;(二) 嗜杀现象;;第四节 酵母基因表达的调控;上游激活序列(upstream activating sequence UAS)
TATA元件
转录起始位点
沉默子;二、酵母转录调控因子(反式作用蛋白);1.TATA 区结合蛋白;2.GAL4转录因子和gal基因的表达调控;HAP1 HAP2和HAP3都是转录因子,控制酵母细胞色素c基因CYC1和CYC7的转录。
CYC1 UAS 由 UAS1 和UAS2 两个位点组成。
UAS1 与葡萄糖抑制时基因的转录有关
UAS1和UAS2共同作用 是乳糖去阻遏时基因转录所必需的。
;一、酿酒酵母的生活史
二、酿酒酵母细胞分裂的遗传控制
1、a和α单倍体细胞
2、接合信息素信号的传递
3、接合型基因MAT在接合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三、接合型基因的转换
1、酵母接合型基因的结构
2、接合型转换机理;第五节 接合型基因及其基因型转换;一、酿酒酵母的生活史
二、酿酒酵母细胞分裂的遗传控制
1、a和α单倍体细胞
2、接合信息素信号的传递
3、接合型基因MAT在接合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三、接合型基因的转换
1、酵母接合型基因的结构
2、接合型转换机理;第五节 接合型基因及其基因型转换;第五节 接合型基因及其基因型转换;第五节 接合型基因及其基因型转换;第五节 接合型基因及其基因型转换;第五节 接合型基因及其基因型转换;第五节 接合型基因及其基因型转换;第五节 接合型基因及其基因型转换;第五节 接合型基因及其基因型转换;第五节 接合型基因及其基因型转换;第五节 接合型基因及其基因型转换;第六节 酵母的载体系统;一、克隆载体;1.酵母整合型载体(YIp);2.酵母附加体质粒载体(YEp);3.酵母菌复制载体(YRp);4.酵母着丝粒载体(YCp);YAC载体的使用:; YAC(yeast artificial chromosome)是人工构建的具有酵母染色体功能的人工染色体载体。
1983年Murray等人将酵母的着丝粒、自主复制序列及一些标记基因与四膜虫大核 rDNA末端的端粒连接在一起,共同构成了长度为55kb的酵母人工染色体。
1987年,美国华盛顿大学的Burke等人构建了能克隆大片段的酵母人工染色体,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代 YAC载体系统。; 酵母的表达载体包括酵母菌的强启动子、多克隆位点、终止子。外源结构基因插入多克隆位点的适当酶切位点,在强启动子的调节下,外源基因就可进行高效表达。
酵母启动子分两大类:
第一类是来自编码解糖酶基因的解糖启动子,如ADHI、PGK、GAP、ENOI等,这些启动子能在酵母菌中高水平组成型表达;
第二类是强调节启动子,其中GAL1、GAL7和GAL10是半乳糖调节启动子。
。; 分泌载体是一种将基因产物分泌到胞外的一类载体。
酵母菌的分泌载体除必须含有表达载体的启动子和终止子外,还需要在表达载体的起始密码子(ATG)的上游有分泌信号序列。;第七节 酵母双杂交系统;(一) 酵母双杂交系统原理;(一) 酵母双杂交系统原理;;;;;1. 有很高的灵敏性,可以检测到生物化学方法检测不到的相较弱及暂时的蛋白质间的相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