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主题三:红色之美 第12课《置死地而后生——飞夺泸定桥》(说课稿)川教版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docx

发布:2025-03-20约2.9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主题三:红色之美第12课《置死地而后生——飞夺泸定桥》(说课稿)川教版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主题三:红色之美第12课《置死地而后生——飞夺泸定桥》

2.教学年级和班级:川教版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3.授课时间:2023年X月X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学习飞夺泸定桥的历史事件,学生能够体会到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牺牲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能够学会分工合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提炼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飞夺泸定桥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把握这一事件在长征中的重要地位。

②掌握飞夺泸定桥过程中红军战士的英勇事迹,感受他们的革命精神和牺牲精神。

③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直观展示泸定桥战斗的场景,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

2.教学难点

①深入分析红军战士在极端恶劣环境下如何克服困难,完成飞夺泸定桥的壮举,理解其背后的战略智慧和勇气。

②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提炼出团队合作、坚韧不拔、勇于牺牲等精神品质,并将其与自身成长相结合。

③通过讨论和反思,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川教版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材,以便查阅相关内容。

2.辅助材料:准备与飞夺泸定桥相关的历史图片、战役视频、图表等多媒体资源,以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和情感体验。

3.教学设备:确保教室有可使用的投影仪和音响设备,以便播放视频和音乐,营造教学氛围。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为学生提供讨论和交流的空间,同时准备实验操作台,用于辅助教学活动。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用时5分钟)

1.播放红军长征相关音乐,营造氛围,引发学生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红军长征吗?红军长征有什么重要意义?

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引出本节课主题——飞夺泸定桥。

二、讲授新课(用时15分钟)

1.展示泸定桥战斗场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飞夺泸定桥的历史背景和战斗过程。

3.强调红军战士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引导学生体会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精神。

4.分析飞夺泸定桥战役的意义,强调团结协作、坚韧不拔、勇于牺牲等精神品质。

三、巩固练习(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红军战士在战斗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2.学生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出示与飞夺泸定桥相关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提问(用时5分钟)

1.提问: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认为我们应当从飞夺泸定桥战役中学到什么?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强调核心素养。

五、师生互动环节(用时10分钟)

1.教师提问:同学们,如果你们是红军战士,面对这样的困境,你们会怎么做?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评并引导他们从历史事件中提炼出对自身成长的启示。

3.分组讨论:飞夺泸定桥战役对我们当代青少年有什么启示?

4.学生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解决问题及核心素养拓展(用时5分钟)

1.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将这些精神品质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用时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精神。

2.布置作业:以“飞夺泸定桥”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的感悟。

总计用时:45分钟。

六、知识点梳理

1.飞夺泸定桥的历史背景

-红军长征的背景介绍

-四渡赤水的战略意义

-飞夺泸定桥战役的发起原因

2.飞夺泸定桥的战斗过程

-战斗的发起和目标

-红军战士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红军战士的英勇表现和牺牲精神

3.飞夺泸定桥战役的意义

-战略上的重要意义

-红军长征的关键转折点

-对中国革命历史的深远影响

4.红军战士的精神品质

-坚定信念,不怕牺牲

-勇往直前,团结协作

-创新思维,灵活应变

5.飞夺泸定桥战役的启示

-团结就是力量

-坚持就是胜利

-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

6.当代青少年的学习与成长

-从历史事件中汲取精神力量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7.教学活动设计

-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围绕教学目标和重点进行讲解

-巩固练习:通过练习和讨论巩固知识

-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师生互动环节: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