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八章-昆虫的内分泌与激素生理.ppt

发布:2025-03-27约7.53千字共9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蝶类通常由雄虫释放性信息素,一种斑蝶雄性后腹部有1对生的臭腺,这种臭腺和可外翻的毛状鳞(气味刷)连在一起,气味刷展开成扇形散布性外激素。性信息素**鞘翅目昆虫的性信息素,有的在粪便中,有的在后肠,有的却在腹部末端。半翅目可在后胸腹板。同翅目可在后足胫节上。膜翅目昆虫则可在腹部前侧边缘,而蜜蜂却由上颚腺分泌。**信息素的特点昆虫信息素是带有挥发油性质的化学物质,具有香味或臭味。信息素在化学结构上的微小变动,就会引起失去全部或大部分的引诱活性,或者相反。**(二)种间信息素利它素、利己素、协同素1.利它素(kairomone)由一种昆虫释放,能引起它种个体行为反应的化学物质,对接受者有利。如蚜虫蜜露中的信息素为捕食性天敌提供信息。**(二)种间信息素2.利己素(allomone)由一种昆虫释放,能引起其它物种个体行为反应的化学物质,对行为释放者有利。分为驱避物质(蝽蟓)、逃避物质、毒性物质(蜜蜂)。**(二)种间信息素3.协同素(synomone)由一种昆虫释放,能引起其它物种个体行为反应的化学物质,这一反应对释放者和接受者均有利。如蚜虫为蚂蚁提供蜜露,蚂蚁保护蚜虫。**第五节激素类似物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利用激素-受体系统在生长发育和繁殖中的重要性,合成昆虫生长调节剂来防治害虫,主要是通过干扰昆虫体内的激素平衡,扰乱正常的生长发育、蜕皮变态和生殖来发挥作用。**第五节激素类似物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一、保幼激素类似物可以通过抑制昆虫组织细胞对蜕皮激素感受性,导致蜕皮变态受阻或异常。**第三节激素的作用机制昆虫激素的作用机制:(2)与细胞质中游离的蛋白质受体结合激素结合细胞质中游离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控制调节基因或结构基因控制蛋白质和酶类的合成决定昆虫生长发育方向和形态特征**第三节激素的作用机制三、昆虫变态发育的激素调控1.调节昆虫生长发育进程的激素脑激素蜕皮激素保幼激素**第三节激素的作用机制三、昆虫变态发育的激素调控昆虫变态的参与激素有促前胸腺激素、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保幼激素。促前胸腺激素在保幼激素与蜕皮激素的调节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蜕皮激素启动与调整脱皮过程,保幼激素规定每次脱皮后昆虫的发育方向。**第三节激素的作用机制三、昆虫变态发育的激素调控保幼激素水平通过控制不同组织细胞的发育程序来决定每次蜕皮时发生的形态变化,决定昆虫蜕皮后的形态模式。**第三节激素的作用机制三、昆虫变态发育的激素调控1、虫体不同部位或不同组织细胞对保幼激素敏感性不同2、不同组织器官对激素敏感性有明确时间界限3.不同部位的皮细胞或器官能先后有序的得到分化或发育**第三节激素的作用机制三、昆虫变态发育的激素调控幼虫和蛹的滞育:在幼虫和蛹期内,脑神经分泌细胞失去活性,停止释放促前胸腺激素,导致昆虫体内蜕皮激素滴度急剧下降,使幼虫和蛹不能蜕皮,出现幼虫和蛹的滞育。**第三节激素的作用机制二、昆虫生殖的激素调控1、调节与控制昆虫生殖的主要激素2、卵黄的形成和发育主要激素3、精子成熟的激素调控4、雄虫附腺的正常发育的激素调控5、生殖滞育形成的原因6.保幼激素对蜕皮激素的颉抗作用**第三节激素的作用机制四、昆虫生殖的激素调控1.调节与控制昆虫生殖的主要激素: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通过调节卵黄沉积、精子形成和附腺的功能来实现。**第三节激素的作用机制四、昆虫生殖的激素调控2.卵黄的形成和发育主要激素:卵黄的形成和发育主要是在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的共同作用下完成,但是在不同昆虫中,激素调节模式不完全相同。包括以下两种调节方式:(1)脑-前胸腺系统调节(2)脑-咽侧体系统调节**第三节激素的作用机制四、昆虫生殖的激素调控2.卵黄的形成和发育主要激素:(1)脑-前胸腺系统调节:成虫期不取食,羽化后立即交配产卵的昆虫。卵在蛹期几乎都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